语法,英语学习的障碍物
哪怕是英语水平很高的学习者,恐怕也并不能把所有语法名称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但这并不代表学习语法没用。只不过,我们需要不断权衡语法与阅读等技能间的关系。
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学英语是从学语法开始的,毕竟许多应试考核都围绕语法展开,我们早已潜移默化地认为,语法好才算英语好。于是,也就被动接受即使未必学得进去英语,最后也会专攻语法的事实。
时代是不断变化的。过去我们学习英语一开始就学语法,确实感觉还不错,因为过去的英语启蒙是从初中才正式开始的。而如今,两三岁就能嘟囔“ABC”的孩子,中文都没理解清楚,我们怎么用中文去教英语的语法呢?更何况,还有机构给非正统国际学校学生用英语教授英语语法。如果用母语都讲不清一件事,不能指望学习者对这件事有非常深入的领悟。并且我们的母语是中文,我们的第一思维就是中文。中文如果思考深度达不到,外语就更加达不到了。我读大学时的朋友告诉我,她的日语基本上是在日本本土学习的,所以她自己也难以用中文讲清楚语法到底怎么学,因为在自己日常使用外语时完全靠惯性和感觉。如果这位朋友的日语语法是在国内学的,应该会比现在掌握得更加清楚。
我并不认为生活交际的外语使用是一种完全基于语法的活用,我认为这种语言的产生,只是借用了语法形态,更多依赖听周围人说,自然而然地在交际中惯性习得。我们可以叫它语感,即语言感觉。
学唱一首中文歌时,我们需要学语法吗?不需要。我们只是听多了、重复多了,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想自己自创一首诗词时,我们需要学语法吗?不需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依靠的是语言的韵律与美感。
歌曲也好,诗词也好,日常对话也罢,只是文字的性格不同,但是其目的都是表达意思,抒发感情。语法可学,但没必要过度学。数学如果想超前学,可能就会四年级时学五年级的知识。但是如果英语想超前学,四年级时学五年级语法,或许就不可取了。因为,语法的学习需要很多积累,听力和单词量需要为阅读能力做铺垫,如果这些都没有学就直接学语法,恐怕难以学进去。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孩子学英语,语法都得一遍遍重复学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