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克服怯场的良药
我想跟大家讲的最后一个故事发生在高中时期的表演兴趣班里,它同样是醍醐灌顶的一课。
那是我们表演课程当中第一讲的内容——解放天性。
在没有亲身体会之前,我一直觉得这四个字纯属忽悠。因为我小时候性格内向,为人腼腆。家里闲谈时说起过想全家一起去参加某个电视节目,我光是脑补就浑身冒冷汗,不寒而栗。这种幻想出来的恐惧甚至可以干扰我正常入睡。因此,解放天性?开什么国际玩笑!
一开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要我们按顺时针方向每个人都向旁边的同学做出一个最丑的动作,且在场的30多位同学表情不能重复。虽然我是在中间的位置,但是一向中规中矩、不敢有丝毫逆反之举的我何曾想过这样“高深”的事情?所以轮到我时,我十分艰难地换了几个表情才做出一个勉强合格的“丑”表情。也不知道是因为有的同学天生就具备表演天赋,还是因为长相“天赋异禀”,做出来的表情真的是连亲妈都嫌弃。即便如此,我当时还是一脑子问号,为什么我就做不到呢?
接下来,老师问,你们刚才紧张吗?
脸皮厚的同学自然高呼不紧张,但是和我一样脸皮薄的同学则都用沉默来回答了。老师又讲,这次只是在座位上,而且彼此之间还算是熟悉,大家都觉得紧张,那如果是在成百上千的人面前,又该如何克服紧张呢?如何把自己的天性解放出来呢?
此刻,全场鸦雀无声。
“谁愿意来当一次志愿者,来玩一个紧张的游戏?”
一个帅气的男生举起了手。
老师让他来到教室中央(我们是围圈坐的,老师站中间),然后在地上撒了差不多四五十颗珠子。
他问男孩:“你紧张吗?”
男孩回答:“紧张。一站上来我就紧张。”
老师说:“给你30秒的时间,把地上的珠子全部捡起来放旁边的篓子里。”
男孩回答:“好。”
计时开始,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只见男孩争分夺秒、极其专注地“抢”着地上一颗一颗分布毫无规律的弹珠。
时间到,老师喊了停。
很显然,地上的珠子根本捡不完。
老师问男孩:“你刚才捡珠子时,紧张吗?”
男孩回答:“不紧张。”
老师问:“为什么不紧张了呢?”
男孩回答:“没有注意到紧张这个层面,时间太短,我的注意力都在捡珠子上了。”
老师说:“你答对了。如果你专注的点是手上的事情而不是台下有谁在看我,你就不会紧张了。”
我恍然大悟。毫不夸张地讲,“目睹”了这个故事全过程的我,性格从此开始发生变化。我高中时期作为啦啦队长编舞以及领舞也好,大学时期组乐队演出也好,做学院元旦晚会主持人也好,皆是因为这两个字克服紧张的,那就是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