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知识的错觉
2025年10月24日
二、知识的错觉
我在小学五年级以前,作文特别不好。偏偏上天“垂怜”,语文老师当班主任。于是,只要哪一天有写作的作业,第二天中午我必定留校。为什么?因为作文不过关!当时不会写作文,最深刻的场景就是我妈拿着棍子“胁迫”我爸给我报写作班。我那一篇篇不用被留校“伺候”的作文,就是这样诞生的。
有一天放学后,我正紧锁着眉头写作业,妈妈突然说有我的电话。我感觉很奇怪,要知道十几年前,既没有外卖也没有淘宝,怎么会有人主动联系我呢?于是我怀着好奇心下楼去接电话,居然是数学课代表打来的。一问才知道,她居然问我今天作文怎么写。现在想想,不知道这位老友当年是不是得罪了同班一大帮人,实在没人可以问了,所以才给我打电话,想从我这个每天作文都不合格的“知识分子”这取取经。反其道而行之,可谓人才!
虽然我当时作文不好,但是不代表我上课不认真听讲。我顺着老师上课讲解过的步骤,梳理完后讲给她听。她说,哦,我懂了。我讲了什么?我一点都没有“添油加醋”,完全按老师说的复述出来而已。第二天奇迹发生了,我的作文合格了。
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从前的听讲和明白,其实是潜在的一种“错觉”。我只是单纯听完记下了,并没有理清结构,分清层次。
如果自己能讲解出来,思路便清晰很多。就如同史蒂文·斯洛曼和菲利普·费恩巴赫在《知识的错觉》一书中写的一样:“我们绝大多数的观念都源于群体思考而非个人理性。”
因此,要想避免这种错觉,从学习的角度来讲,第一步就是“复述”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