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周南

国风·周南

国风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风』是指周初至春秋时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共有『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这是《诗经》的精华部分,大部分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反映当时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其中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有对辛勤劳动的赞美,有对背信弃义的批判,也有对压迫剥削的揭露……因为地域不同,各国民风有所差异,因此『十五国风』分别展现了不同的精神面貌。

周南

西周初期,周武王去世后,儿子周成王继位。成王年纪幼小,不足以统摄天下,为加强统治力量,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均为武王同辈)作为西周宗室,分陕而治。周公管理陕地以东,统治东方诸侯。传说周公制礼作乐,是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因此生活在『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一生十分推崇周公,尊周公为圣人。『周南』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可能在今陕西、河南、湖北之间(历来有争议),年代可能包括西周和东周,统称为『周南』。『周南』共十一篇,多中正和平之音,历来被视为正风的典型、诗教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