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疾恣也”,指桧国人痛恨国君骄奢淫逸、恣意妄为。人都有喜怒哀乐,但如果毫无节制,就会产生各种矛盾,所以诗人羡慕无情无欲者。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感慨政事繁琐、赋税沉重,人们不堪其苦,转而去羡慕途中的草木无知无忧,没有家庭之累。田野里的猕猴桃是无法产生情欲的植物,当然不会有爱恨情仇,因此诗人羡慕它的这种状态。其实整首诗没有一个字提及诗人的苦楚,但“一毫端现出大千世界”,没有悲困烦恼的人,是不会去羡慕草木的。透过这个美丽的苌楚枝条,我们或许能看到当时国势衰败、百姓流离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