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女子独自在城门旁走来走去,她焦急地等待那个人来,他却总是不来。女子看到青青的颜色,就想到那个人的青色衣襟和佩带,于是用诗歌描述自己的相思之心。
这首诗用“子衿”(衣襟)这个局部饰物,去代指一个人。这个修辞手法被称为“借代”,在古代很常见。
自古以来,中国就对衣冠服饰很重视,甚至用衣冠服饰划分人群,标明身份。比如:古代平民百姓常穿白衣,“白丁”“白身”“白袍”等字眼,就可以代指那些没有官职的人。古代平民百姓穿不起锦绣,只能穿麻布衣服,所以“布衣”也可以代指平民。又比如:古代妇女穿着裙子,头上戴着珠钗首饰,“裙钗”便可以代指妇女。古代妇女头上裹着的头巾或发饰叫作“巾帼”,所以“巾帼”也可以代指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