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解析

这首诗每章后四句相同,这种“重章叠句”的方式和许多民歌是一样的,可能前四句是独唱,后四句是合唱。诗词之妙,在于反复吟咏,反复陈述的“不可求思”,当是感慨重心所在。

关于“游女”有不同解释,有人认为是汉水的女神,类似于《楚辞》中的“湘夫人”。也有人认为汉水就是古代的湘水,“汉之二女”就是娥皇、女英二妃。还有人认为这是咏“郑交甫遇汉水女神”的故事。郑交甫,相传为周朝人。他曾在汉江游玩时见到两个女子,她们穿着华丽的服装,佩戴着两个像鸡蛋一样大的明珠。交甫看到了很喜欢,但他不知道她们是神仙,就前去请求女子将佩戴的珠子送给自己。女子亲手解下佩珠,交甫接手揣在怀中,转身离开后,忽然发现怀中空空如也,明珠不见了,回头再看,二女也不见了。汉水女神,不可得而求之,与这首《汉广》的诗意有相通之处。

不过,《汉广》全诗并未带有明显的神话色彩,反倒更像世俗生活的一面,所以“游女”应该是指在江边游玩的女子。浩荡的汉水边,一位男子见到美丽的“游女”,心生爱意,便唱起了情歌。乔木下不可以休息,以此起兴,引出游女不可以求得。“汉之广矣”“江之永矣”是指靠近游女时的障碍,这“游女”像神女一般可望而不可即。男子明知得不到女子,却仍然一往情深,不能忘怀。他想象着如果女子愿意嫁给自己,自己该怎样喂饱马儿去迎娶。

因为诗中出现了“错薪”“刈楚”“秣马”等字眼,有人便认为诗人是一名樵夫,这首诗是一首砍柴时唱的歌,是诗人聊写幽思,自适其意而已,这“游女”并非真有所指。这种推断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