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2025年08月10日
解析
这是《诗经》中骂人最直接的一首诗。第一段用老鼠的外“皮”,来对比人的外在仪表;第二段用老鼠的“齿”(谐音“耻”),来对比人的内心羞耻;第三段用老鼠的“体”,来对比人的不得体行为。
有人推测,作者骂的是卫国的统治者。春秋时,卫国统治者昏庸无道。比如:卫庄公的儿子公子州吁杀害哥哥,自立为国君,成为春秋史上篡位弑君第一人;卫懿公喜欢养鹤,他给鹤加官晋爵、扩建宫殿,却不顾百姓生死……种种不顾礼义廉耻的行径,让作者痛心疾首,作者直骂他们连老鼠都不如!《相鼠》这首诗也就成了骂人的代名词。
《左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叔孙和庆封一起吃饭,庆封表现得很不恭敬。叔孙看不下去,就对庆封念了《相鼠》这首诗,讽刺庆封不知礼义廉耻,庆封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依旧我行我素。一个人没有礼义廉耻,是无法在社会立足的。后来,庆封自食恶果,他在自己的国家待不下去,逃到他国后被杀,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