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解析

有一次,北方的狄人进攻中原,打到了黄河以北的地区。郑国在黄河以南,担心狄人渡过黄河,便派人去边境镇守。郑文公很讨厌高克这个大臣,便趁着这个机会,把高克调到边境,让他远离国都。即便没有战事,郑文公也不让高克回去,高克便长时期滞留边境。

高克每天率领军队在黄河边上舞刀弄枪,驾着马车到处游荡。郑国人看到他这样,就写了《清人》这首诗。《清人》的每一句都像是夸赞军队威武、战备齐全,实际上却是讽刺高克耀武扬威、无所事事。夸得越厉害,就讽刺得越厉害,这叫“反讽”。

后来,高克率领的士兵们因为没有作战目标,失去了纪律约束,很快轰然而散,各自离开。高克知道自己不能再回国都,便逃到了陈国。《春秋》记载这件事为:“郑弃其师。”认为是郑文公昏庸,自己放弃了国家军队,而不能全怪高克。还有人议论说,如果高克率领军队反攻国都,那郑文公的位子就不保了。讨厌一个人,却让他单独率领国家军队,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