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2025年08月10日
解析
《式微》这首诗很短,却不断地变换句式。在两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的变化中,我们仿佛随着作者的心情跌宕起伏,诗中的设问与回答,使一个简单的事情变得曲折。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黎国大臣日夜劝告国君回国的事情;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写劳动者日夜不停地劳作,到天黑还不能回家的事情,表达对统治者的怨恨。不过,后世的诗人常用“归”或“式微”等字眼来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情。
在古代文人的心中,所谓的“归”,不仅是指回到家中,而且是要回到让自己舒服、开心的地方。隐居通常是诗人放弃世俗羁绊、寻求自我安慰的方式,诗人认为这才是“归”。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第一句便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里的“归”不仅是回家的意思,而是辞官归隐、不问世事的意思;唐代诗人王维的“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诗人看到乡村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非常羡慕这种悠闲安逸,也不觉动了归隐之心,于是吟起了《式微》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