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解析

这是《诗经》中的第三首诗,描写丈夫在外行役,妻子在家思念丈夫的内容。至于诗的主人公究竟是妻子还是丈夫,下面我们来加以分析。

第一章节主要讲述妻子采集卷耳的情节,妻子因为心情忧闷而无法专心劳作,以至于采了半天也没有采满一筐。第二、三、四章节讲述的是丈夫登山饮酒、思念妻子的情景,马儿疲惫,仆人病困,出门在外的日子是如此难熬。“金罍”“兕觥”等物品均为贵族所用,我们可以推断男主人公不是普通劳动百姓。

如果诗的主人公是妻子,那么后三段的场景,便是妻子在设想丈夫征途中的劳苦困顿。如果诗的主人公是丈夫,那么第一段便是丈夫在想象妻子采集卷耳时的缱绻相思。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妻子和丈夫都是诗的主人公,他们虽然各处一地,而情感却是同步的,这首诗便如同“隔山对唱”一般,相互照应。这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写法。

还有人认为,这首诗中所写的场景都不是实景,而是随着诗人心绪变化而不断涌现的“思之变境”。诗人于“一室之中”,忽然想到采集卷耳的场景,又想到登高饮酒的画面,一下又马疲仆病,如同梦境一般,莫名出现,旋即又破灭。缭绕纷纭,聚集在诗人心上,最终化为一句无可奈何的长叹——“云何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