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论
(一)湖熟史前人类的生活状况 我们要想了解湖熟史前人类的生活及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必须先从当时的人所用的、所食的而有幸遗留到现在的生产工具与生活资料着手。大致说起来,湖熟史前遗址所出的生产工具、制造方法,是相当原始的。用这些原始的工具所生产的生活资料,当然非常有限,网坠和鱼骨、蛤蜊以及大量螺蛳壳的出现,表示渔业在当时经济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石镞也可能是取鱼的工具,用镞安在杆上去刺鱼,现代民族,如海南岛的黎族等,还有这种习惯。鹿角的出现,表示狩猎的采集经济,在当时还残存着,狩猎工具,可能用石镞石斧等。狗牙的出现,表示当时已饲养家畜了。纺轮的出土,证明当时已经有了纺织业。木炭、燧石、陶鬲腹上的烟痕及鼎腹内表的水锈,都是用火熟食的证明。制陶工具及大量陶片的出土,证明当时陶业的发达。农业是应该有的,不过它的遗迹很难留下来,也许有留下来的,但是我们没有发现。按现代圩田、池沼、河流的情况,我们揣测古代水面高于今日,我们认为在古代这些遗址都位于湖畔水滨,是非常便于采取鱼蚌类食物的地方。而且都离山岗不远,人类猎取野兽,采集果实,砍伐木材,甚至在山脚下耕种,都是非常方便的,
(二)湖熟史前文化和黑陶文化的关系问题 湖熟史前遗址,除出了大批的红砂陶外,还有少数的黑泥陶,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们知道在淮河中游瓦埠湖周围,曾发现过与湖熟相似的粗砂红陶和黑泥陶。我们认为这两处的黑泥陶都是受黑陶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不过真正黑陶的特征,是质地致密坚硬,里外表黑而光滑,壁甚薄,如山东龙山日照等地所出的为标准器。湖熟及瓦埠湖周围所出的,则略带灰色,质较粗,壁亦较厚,显然和山东的黑陶、质料及制造技术,均有不同之处。因此我们不妨假设山东黑陶文化曾溯淮而上,而在淮河中游的土著文化受了它的影响,产生了新的东西。至于江南的秦淮河流域,则可能受淮河中游的影响,也可能直接受浙江海滨黑陶文化的影响,但是固有文化仍占重要地位,所以湖熟史前遗址所出的陶器,仍以红砂陶为主,黑泥陶不过位居附庸。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即湖熟所出的陶鬲,其形制属于黑陶文化中鬲的系统,这更可证明湖熟史前文化和黑陶文化有相连的关系。

图二十七 前岗二号墓出土的鹤形铜带钩

图二十八 前岗二号墓出土的瓷器的耳鼻纹饰

图二十九 前岗二号墓出土的明器——陶质煮饭用具一套的正视、侧视与俯视

图三十 前岗二号墓出土的残存人骨与殉葬物现象图
(三)湖熟史前文化的时代问题 东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孙权开破岗渎,自南京经湖熟、句容,直达丹阳,通苏州、绍兴,因而太湖区域的丰富农产品,无需绕道长江便可直抵南京。所以三国时秦淮航运,极为发达。湖熟为秦淮中游重镇,人物荟萃,商业繁盛,也是当日秦淮河流域的经济重点。遗留至今日的湖熟的汉末六朝初年的文化遗产,在地面上已发现的,如城岗头、梁台、小宝塔山、鞍头岗各处的残砖破瓦,已是不少。在地下的有前岗的两座残墓,它们打破了史前文化层。这些事实,使我们敢于说,湖熟史前遗址的时代,至少在汉末以前。我们也知道大致在春秋末年,中国初从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又兵器中剑的使用,在南方国家较为普遍,铸剑有名的地区是在吴越,现在存世的汉以前的各种剑,有铜制的,有铜铁合金制的,许多是吴越的产品。吴国的戈,当时亦有名。而且吴楚的多次战争,在长江下游。湖熟距大江只70华里,当日吴楚战争影响所及,中原及吴越文化所被,当地居民不可能在铜铁工具早已普遍应用之时,还固执地保守着落后的习惯,专用石器。所以我们也敢说湖熟史前遗址的时代,是早于春秋末年的。再从湖熟史前文化的本质来看,其生产工具,非常粗糙,制陶技术,亦甚原始,尤其老鼠墩第四沟出土的尖足陶鬲,与两城镇黑陶期的尖足鬲形式相同。我们知道黑陶期的鬲:口小,腹窄长,足尖;殷墟初期的鬲:腹较大,表面有细绳纹饰,壁较厚,三足亦近尖锐;殷墟晚期的鬲:三足肥大,如牛羊乳头;战国与汉时的铜,也是肥足鬲的演变。根据鬲的形制演变来看,湖熟是与黑陶期和殷墟早期相近的,而与殷墟晚期相差较远。不过形制相同的东西出在不同的地方,往往有前后因袭的关系,时代并不一定相同。我们知道在华北一些地方,例如北京附近,在汉代文化层之下,有一属于红砂陶系统的文化层,其中有鼎足、石器,如有孔的长方形石斧等,与湖熟所出极相近。华北红陶之时代,约当于周秦,这也可作为定湖熟文化时代的参考。
表六 前岗六朝初残墓出土遗物统计表 1951.6

合计 二墓文物柒类伍佰贰拾玖件
(四)湖熟史前人类的墓葬问题 湖熟史前遗址的调查与试掘,只能使我们对当时人类的生活状况有初步的了解,而当时人类死后的葬地,究在何处,尚不可知。据我们推测,应在遗址的附近,尤其是靠近遗址的山岗上,但现在地面上是很难见到的。所以湖熟史前墓葬线索的寻找,是一件艰难的工作。倘若有这期墓葬的发现,更可进一步解决许多疑问,特别是时代问题。
最后我们总结来说,这次发现,就遗物本身来说,非常平凡,但就地域上和文化的传播上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至少在南京附近发现史前遗址,这还是首次。我们要继续展开这个工作,使湖熟的史前文化,能更全面地呈现在我们人民大众的眼前。
编辑:曾昭燏
作者:尹焕章 张正祥 罗宗真 黎忠义 王文林 李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