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遗迹
2025年10月14日
二、遗迹
此次发掘的遗迹主要为灰沟和灰坑,其中灰沟5条、灰坑17座。
(一)灰沟
共5条。除G2开口于第2层下,余皆开口于第1层下。形状规则,呈长条形。内填青灰色土,土质纯净、紧密,无包含物。由于遗址上部已遭到严重破坏,且发掘面积过小,沟内无包含物,对灰沟的性质难以判断。
(二)灰坑
共17座。除H10发现于遗址西部的T1内外,余皆发现于遗址西南部的T3—T6内。平面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除H10所出陶片细小、破碎,无法判断时代外,其余灰坑多出土早商时期的陶片或石器。现以H13、H15为例,介绍如下。
H13 位于T3西南角,在探方外部仍有一部分。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形状不规则,直壁,平底,长约2.1、宽约1、最深约0.36米。坑内填土分两层:第1层为青灰色土,厚约0.25米;第2层为黑褐色土,厚约0.11米。内含陶片及石器,可辨器形有陶鬲、豆、刻槽盆和石镞等。陶质有夹砂陶、硬陶,纹饰有梯格纹、绳纹、方格纹(图四)。
H15 位于T4及T5内。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生土,被G2、G3、H14打破。形状近椭圆形,弧壁,底不平,东深西浅,长约3.5、宽约3、深0.3—0.6米。出土大量陶片及石器,另有少量红烧土块。可辨器形有石刀、锛、矛、镞及陶鼎等,陶质有夹砂红褐陶、泥质灰陶等(图五)。

图四 H3平、剖面图
1.青灰色土 2.黑褐色土

图五 H15平、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