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家山遗址
2025年10月14日
一、全家山遗址
全家山遗址位于横溪乡西神塘村东南约半华里处,是一座高出现在地面5—6米、面积近4 000平方米的“台地”。在遗址地面上及开垦过的地方,采集到不少遗物。其中石器有钻孔小石刀、石片刮削器和1件残石器,石质均呈青灰色。陶器大致可分为夹砂粗红陶、细泥灰陶、印纹硬陶3个陶系。夹砂粗红陶系:器形有鬲的实心足、盆罐一类容器的口缘和腹片。纹饰除以粗细绳纹为主外,大口容器口唇,还加上附加堆纹1周。其制法,模制手制兼用,器里有明显手捺的印痕。细泥灰陶系:器形为豆、钵一类的器物占多数,纹饰以绳纹较多,尚有连套斜方格纹、细方格纹。制法除豆、钵一类的食用器为轮制外,其他也有模制手制兼用的。陶胎外表有的略呈灰白,有的呈黑色(即一般通称的黑皮陶)。几何印纹硬陶系:陶质坚硬,火候较高,器形大都为罐一类的容器,器身均密布拍印上去的回纹、雷纹、连套方格纹、连套斜方格纹等4种纹饰。器里可见用手捺平后用另一种东西抹平的痕迹。在发现上述遗物的同时,还发现了铜与铁(?)的炼渣块粒,这很值得我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