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步研究

二、初步研究

根据地层堆积和遗迹情况,可以将本次考古发现的遗存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遗存即遗址最下层发现的房址、柱洞、灰坑和红烧土堆积等,应为遗址出现的时代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存;中期遗迹少见,并发现有淤泥层,淤泥层之上的地层即为晚期,陶片分布密集,晚期地层中发现有少数的柱洞。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的特点,我们认为,早期遗存为商代晚期至西周初年;中期为西周时期;晚期为西周晚期到春秋早、中期。

通过与其他遗址的比较研究也能够证明这一判断。

船墩遗址晚期地层出土的圈足盘与丹徒赵家团山出土的形制基本一致,后者时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且在吴文化一、二期的器形中也发现有圈足盘;同时该遗址的原始瓷豆与鹅毛岗遗址出土同类器的形态基本一致,后者年代为春秋中期;另有部分陶罐和陶豆,做工精细,有明显的西周晚期文化特征,据此可以证明该遗址的晚期(上层)年代应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

中期(中层)出土的陶钵、陶盆在北阴阳营遗址和墓葬、丹徒赵家团山遗址均发现有相似的器形,年代相对较早。基本可以定为西周时期遗存。

早期的地层中很少出现完整的器物,但是根据鬲的部分口沿、足以及个别陶豆的形制分析,它们具有商代晚期到西周初期的文化特征。

综上,船墩遗址的年代可以初步定为商代晚期至春秋早中期,是一处文化年代延续相对完整的湖熟文化遗址。

原载《江苏考古(2016—2017)》,南京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