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查方法

二、调查方法

这次调查与以文物保护为目的的调查不同,也和通常进行的了解一区域内文化面貌的调查不同,我们从聚落形态的角度考察这些遗址群,分析聚落分布和演变的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调查的总体目标是研究采石河流域各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探讨下列具体问题:采石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区域内聚落分布和演变规律,区域内自然环境的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围绕着这个学术目的,我们采用区域系统调查法,或称全覆盖式调查法,调查组由5—8人组成,根据不同地形地貌情况,人均间距为10—50米,对所在的区域进行拉网式徒步调查,全部的调查结果落在1:5000的地形图上。我们的具体调查方法如下:

图一 调查区域位置图

一般情况下,当调查人员在前进100米的范围内发现3片以上的陶片,即将这个地点做为一个遗址进行编号来记录,并根据地表遗物的分布情况来估算遗址的面积。如果前进100米的范围内发现3片以下的陶片,即将这个地点落在1:5000的地形图上。进入室内整理时,再确定这个地点是不是遗址,如果不是,再分析这片陶片的来源。对于单个遗址,我们主要采用以下的调查方法:遗址确定后,平面观察遗址文化堆积范围,用GPS测量其经纬度、海拔高度、距河床高度和面积,遗址面积不是根据文化层的分布和遗址的隆起程度来确定,而是根据陶片等遗物的分布来确定的;寻找文化层剖面,观察其堆积厚度和层次,以了解遗址文化堆积的规模;对每个遗址都进行测绘。关于遗址群的调查,首先搞清各遗址的年代以及之间的关系。采集遗物是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主要运用了地表随意采集、剖面采集两种常用的采集方法。地表随意采集,即在遗址上拾取那些令专业人员感兴趣的遗物,借以了解遗址的大致年代。剖面上的采集资料是准确了解遗址年代的绝好材料,如果在一处遗址上找到了若干地层剖面,它们的采集资料可基本上准确地反映遗址的分期,再结合对剖面遗迹现象的观察,还可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各期堆积的遗迹种类和分布变化情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