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遗迹

三、遗迹

(一)红烧土

在第三层中,普遍存在着红烧土块,有的地方形成烧土面,还有较多的烧土块与碎屑、草灰、木炭、兽骨混杂在一起。在T101中发现多处烧土面,其中在探方的北边有一处不规则的烧土面,长约3米,厚0.2米。T202第三层的A层底部有一块2×2.5米烧土面,在烧土面的北端有两根相互垂直的木炭残痕,直径0.25米,长1米,似墙壁倒塌、梁柱烧毁后的残迹。还有的烧土块一面抹平,一面有竖直平行的植物茎杆痕迹。这大概是烧制陶器陶窑的残迹。由于多不成片,难以辨认。

(二)灰坑

第四层出现5个灰坑,编号H1—H6,T202的H3、H4、H5三个灰坑口在第四层的上部。T101的H1的灰坑口在第四层的下部。形状均不规则,面积小,深度浅。坑口直径1.4—1.45米,底径0.9—3.7米,深度0.4—0.55米。土质松软,有较多的草灰、鱼骨、兽骨。遗物少,一般与第四层相同。H2发现在T101东南角第四层底部,打破生土层,灰坑南边稍有破坏,绝大部分在探方内,呈椭圆形,东西长1.8米,南北宽1.3米,深0.44—0.78米。土质疏松、湿度大。包含物有陶、瓷片139片,其中能复原的为1件饰细绳纹的陶鬲和1件阔平口沿、浅盘、高柄、喇叭口圈的陶豆。纹饰有弦纹、梯格纹、叶脉纹、网纹。

(三)大坑

图三 出土石器

在T202第四层底部,发现2个大坑,北边1个宽5.2米,深1.4米,一部分压在探方北边外部,长度不清,遗物少。西边1个大坑跨探方101、102、201,长9米,宽5.5米,深1.2米。四壁陡直,出土遗物少,坑底垫有3厘米厚的红色细砂土。坑边上面四周是斜坡,坡上有直径4厘米的竹桩洞遗迹,尤其在伸入T201西壁,洞穴密集。推测大概作为圈养牲畜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