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文化遗存
该期文化层、遗迹明显增多,分布范围亦有所扩大。遗迹种类主要有灰坑、灰沟和灶坑等。出土遗物数量大,种类亦较多。
(一)遗迹
1.灰坑 22个

图九 第二期文化遗物
1、2.口沿(T31⑨:10、T32⑩:2) 3.硬陶器盖(T31⑨:8)4.陶罐(T31⑨:9) 5、6.硬陶罐(T31⑨:3、T31⑨:4)
坑口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另有部分圆角长方形和不规则形。坑壁以斜壁为主,坑底多为圜底和平底。
H109 位于T31的西部。开口于第⑦层下,打破H118、第⑧、⑨层和生土。平面椭圆形,斜壁。距地表深1.2、长轴3.42、短轴2.3、深1.02米。坑内为灰褐色填土,土质松软,出土文化遗物较多,以陶器为主,其他包含物有红烧土、炭灰等(图十)。
H110 位于T31的南部。开口于第⑦层下,被G29打破。平面近圆形,壁规整,底不平。距地表深1.15、直径2.45—2.82、深0.43米。填土为炭灰,土质松软,结构松散,出土文化遗物主要为陶片,其他包含物为红烧土块(图十一)。
2.灶坑 3个
坑口以椭圆形为主,坑底多存在烧结面。
Z2位于T31东南部。开口于第⑦层下。残。平面近椭圆形,底不平。长0.65、宽0.34、深0.1、烧结面厚0.05—0.14米。灰褐色填土,土质疏松,壁因烧结原因呈红褐色(图十二)。
(二)遗物
种类主要有陶器、硬陶器、铜器和石器等。陶器所占比例最大,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其他分别为泥质灰陶、泥质褐陶、泥质黑陶和夹砂黑陶等。素面居多,纹饰以绳纹为主,梯格纹次之,刻划纹、弦纹、附加堆纹、席纹、回纹等也占一定比例。

图十 H109平、剖面图

图十一 H110平、剖面图

图十二 Z2平、剖面图
鬲 数量较多,多为夹砂红、褐陶,存在少数夹砂黑陶和夹砂灰陶。H110:2,夹砂红陶,圆唇,侈口,斜直腹微弧,分裆,深足窝袋足,素面。口径24.2、高25.5厘米(图十三:1)。H108:4,夹砂红陶,圆唇,侈口,卷沿,溜肩,垂腹,饰绳纹。口径12.0、残高8.2厘米(图十三:2)。H109:2,夹砂褐陶,厚方唇,侈口,卷平沿,束颈,溜肩,饰绳纹。口径21.6、残高6.6厘米(图十三:3)。
刻槽盆 数量较少,多为泥质红陶,少数夹砂红、褐陶。T27②:1,泥质红陶,尖唇,敛口,宽短流,深弧腹,平底微内凹。流两侧饰乳钉,腹饰梯格纹,内饰刻划网纹。口径25.7、底径9.0、高16.2厘米(图十三:5)。H110:8,泥质红陶,方唇,敛口,深弧腹,腹饰梯格纹,内饰刻划网纹。口径24.4、残高10.0厘米(图十三:6)。数量较少,多泥质红陶。T32⑧:9,泥质红陶,尖圆唇,敛口,鼓肩,内饰刻划网纹。口径22.8、残高4.5厘米(图十三:7)。
盆 数量较多,多为夹砂红陶、泥质红陶,也存在部分夹砂灰陶、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T31⑧:1,泥质红陶,圆唇,卷沿,溜肩,弧腹,平底,饰绳纹。口径24.5、底径13.6、高13.3厘米(图十三:4)。H102:2,夹砂红陶,方唇,敞口,折沿,弧腹急收,素面。口径44.0、残高9.8厘米(图十三:8)。
罐 数量较多,多泥质红陶。H109:1,泥质红陶,方唇,侈口,卷沿,丰肩,斜腹,底内凹,肩饰复线三角划线纹、穗状纹及乳钉,腹饰绳纹。口径16.6、底径14.6、高29.2厘米(图十四:1)。H110:1,泥质红陶,方唇,卷平沿,丰肩近折,弧腹,饰梯格纹。口径23.0、残高16.0厘米(图十四:7)。H109:8,泥质黑陶,圆唇,卷沿,斜长颈,丰肩,弧腹,颈部饰凹弦纹,肩饰戳印同心圆纹、乳钉,腹饰绳纹。口径14.8、残高15.0厘米(图十四:8)。H110:6,泥质红陶,圆唇,折沿,折肩,饰梯格纹。口径20.4、残高5.4厘米(图十四:9)。
器盖 数量较多,多泥质红陶或灰陶。H108:1,泥质红陶,敛口,尖圆唇,素面,口径24.0、残高3.0厘米(图十四:2)。H110:5,泥质灰陶,尖方唇,弧腹,素面,口径15、残高5.6厘米(图十四:3)。H111:1,泥质灰陶,尖方唇,饰凸弦纹,口径16.2、残高5.4厘米(图十四:4)。

图十三 第三期文化遗物
1—3.陶鬲(H110:2、H108:4、H109:2) 4、8.陶盆(T31⑧:1、H102:2)5—7.刻槽盆(T27②:1、H110:8、T32⑧:9)

图十四 第三期文化遗物
1、7—9.陶罐(H109:1、H110:1、H109:8、H110:6)2—4.器盖(H108:1、H110:5、H111:1) 5、6.硬陶罐(H110:3、H110:4)10.硬陶豆(H110:19) 11.石镞(T32⑧:1) 12.铜镞(T31⑧:2)
硬陶豆 数量较少。H110:19,器表灰色,胎质坚硬,弧腹下收,圜底下接喇叭状高圈足。底径13.6、残高12.8厘米(图十四:10)。
硬陶罐 数量较少。H110:3,器表灰色,圆唇,微敛口,圆肩近折,弧腹急收,小平底,素面。口径8.2、底径4.3、高6.8厘米(图十四:5)。H110:4,器表灰色,胎质坚硬,方唇,直口微侈,近折肩,弧腹,平底。肩腹部有一对扁带状耳。口径10.9、底径5.4、高9.6厘米(图十四:6)。
石镞 1件。T32⑧:1,青灰色砂岩,通体磨制。柳叶形,镞身细长,中间起脊,两边出叶,前聚成锋,后部出铤,铤呈尖锥形。长6.7、宽1.85、厚0.65厘米(图十四:11)。
铜镞 1件。T31⑧:2,整体形态扁平,镞身及铤部断面均呈扁圆形,通体布满绿锈,长6.7厘米(图十四: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