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文化遗存

六、第五期文化遗存

该期文化层广泛分布,遗迹数量骤降,遗物种类减少。

(一)遗迹

种类主要有灰坑、灰沟、水井等。

1.灰坑 7个

坑口形状多不规则,面积相对较大。坑壁多为斜壁,深度多较浅,底部不平。

H2位于T03中西部,并延伸至北壁和南壁外。开口于第①层下,打破第②层及生土。平面呈不规则形,底不平。距地表深0.1、长9.0、宽6.5—7.8、深1.4米。坑内为深灰色填土,土质疏松,出土大量陶片、原始瓷片,其他包含物有红烧土、炭灰等(图二十三)。

2.灰沟 1条

G27位于T13、T14内,并延伸至北壁和南壁外。开口于第②层下,打破生土层。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向,圜底。东侧坡度较缓,西侧坡度相对较陡。距地表深0.4—0.45、长9.0、宽9.55—12.8、最深3.1米。沟内堆积分为三层:第①层为红褐土,土质较硬,内含红烧土、炭灰、石块等,厚0—0.7米;第②层为褐土,土质较硬,内含红烧土、兽骨、炭灰、石块等,厚0—1.3米;第③层为灰褐黏土,土质较硬,结构紧密,内含红烧土、兽骨、炭灰、石块等,厚0—1.1米(图二十四)。

图二十三 H2平、剖面图

图二十四 G27平、剖面图

图二十五 第五期文化遗物

1、2.陶鬲(G27②:32、G27②:43) 3、5.陶鼎(H55:1、G27②:47) 4.陶盘(H2:23) 6.硬陶坛(H2:31)7、8.陶盆(G27③:18、G27②:29) 9、10.陶罐(G27③:27、G27②:38) 11、12.陶钵(G27③:11、G27②:12)

(二)遗物

遗物种类主要有陶器、硬陶器、原始瓷器、石器、铜器和骨器等。陶器所占比例最大,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其他分别为泥质灰陶、泥质褐陶、泥质黑陶、夹砂灰陶和夹砂黑陶等。素面居多,纹饰以绳纹为主,间断绳纹在绳纹中的比例骤增。其他纹饰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席纹、方格纹、弦纹、回纹、附加堆纹、按窝纹和梯格纹等。

鬲 数量较多,多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夹砂褐陶。G27②:32,夹砂灰陶,方唇,侈口,折沿,鼓腹,窄弧裆,深足窝,细长柱状足,饰间断绳纹。口径20.5、高20.5厘米(图二十五:1;彩插二:6)。G27②:43,夹砂褐陶,圆方唇,侈口,斜平沿,鼓腹,宽弧裆,浅足窝,细长柱状足内收,饰间断绳纹。口径18.0、高19.3厘米(图二十五:2)。

鼎 数量较少,多为夹砂红陶。H55:1,夹砂红陶,圆唇,侈口,厚折沿,垂腹,圜底,正装鼎足,剖面扁圆形,素面。口径22.4、残高18.2厘米(图二十五:3)。G27②:47,夹砂红陶,圆唇,侈口,折沿,垂腹近直,素面。口径26.0、残高13.5厘米(图二十五:5)。

豆 数量较多,多为泥质黑陶、泥质灰陶。G27③:29,泥质黑陶,尖圆唇,敞口,浅弧腹急收,下接喇叭状高圈足,素面。口径22.0、底径13.4、高19.2厘米(图二十六:1)。G27③:30,泥质灰陶,尖圆唇,敞口,浅弧腹急收,下接喇叭状高圈足,素面。口径19.5、底径10.4、高16.0厘米(图二十六:2)。

盘 数量较多,多为泥质灰陶、泥质黑陶。H2:23,泥质灰陶,圆唇,敛口,浅弧腹,大平底微内凹,素面。口径20.9、底径18.0、高2.6厘米(图二十五:4)。

图二十六 第五期文化遗物

1、2.陶豆(G27③:29、G27③:30) 3.陶盂(G27②:8) 4、5.原始瓷碗(G27②:20、G27②:30)6—8.原始瓷盅(H2:24、H2:20、H2:27) 9.陶拍(G27③:24)

盆 数量较多,多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黑陶。G27③:18,夹砂灰陶,方唇,宽折沿,缩颈,鼓肩,弧腹,平底,饰绳纹。口径19.4、底径11.7、高10.4厘米(图二十五:7)。G27②:29,夹砂红陶,圆方唇,宽平沿,肩近折,斜腹微弧,平底,素面。口径19.8、底径11.4、高9.2厘米(图二十五:8)。

钵 数量较多,多为泥质黑陶、泥质灰陶,存在部分夹砂黑陶、泥质红褐陶。G27③:11,夹砂黑陶,圆唇,敛口,弧腹,平底,素面。口径21.5、底径9.2、高7.6厘米(图二十五:11)。G27②:12,泥质红褐陶,圆唇,敛口,弧腹,平底,素面。口径16.4、底径10.5、高9.2厘米(图二十五:12)。

盂 G27②:8,夹砂红褐陶,圆唇,敛口,弧腹微鼓,平底饰绳纹有间断。口径9.0、底径8.2、高7.1厘米(图二十六:3)。

罐 数量较多,多为夹砂灰陶、泥质灰陶、泥质黑陶,存在部分夹砂红陶、夹砂褐陶和夹砂黑陶。G27③:27,夹砂红褐陶,圆唇,侈口,卷沿,圆肩,一对环耳,弧腹微鼓,平底,饰间断绳纹,局部交错。口径14.5、底径12.0、高19.5厘米(图二十五:9)。G27②:38,泥质灰陶,圆唇,侈口,折沿,束颈,鼓腹,平底,饰间断绳纹,局部交错。口径12.8、底径12.5、高17.8厘米(图二十五:10)。

陶拍 数量较多,多夹砂红陶。G27③:24,夹砂红陶,近椭圆形,正面饰刻划叶脉纹,残长10.0、宽7.5、厚1.45厘米(图二十六:9)。

硬陶坛 H2:31,尖唇,侈口,沿外翻,丰肩近折,深弧腹,底内凹,肩及上腹部拍印回纹,下腹部拍印菱形填线纹。口径21.8、底径22.4、高41.0厘米(图二十五:6)。

原始瓷碗 数量较多,多施薄釉。G27②:20,尖唇,敞口,弧腹,平底微内凹。口径12.0、底径6.6、高3.9厘米(图二十六:4)。G27②:30,圆唇,侈口,弧腹,平底,下接饼状足,微内凹。通体施青灰釉。口径11.8、底径5.8、高3.8厘米(图二十六:5)。

原始瓷盅 数量较少,敞口,弧腹壁微内凹,平底,薄釉。H2:24,尖方唇,口径11.4、底径5.0、高4.9厘米(图二十六:6)。H2:20,尖唇,口径9.5、底径5.8、高4.9厘米(图二十六:7)。H2:27,尖圆唇,口径10.0、底径4.6、高4.8厘米(图二十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