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层堆积
丁家村遗址是在原始台地及基岩层上发展起来的,发掘区文化层堆积中间较薄、北东西部较厚,边缘区域厚度在2米左右,中间部分有的探方耕土层下即为生土层,东西分界为TN06W03、TN05W03,整个发掘区文化层堆积厚度一般在1米左右。东部探方以TN06E01、TN06E02、TN06E03南壁为例进行介绍(图三)。西部探方以TN06W04、TN06W05北壁为例进行介绍(图四)。
(一)TN06E01、TN06E02、TN06E03南壁
①层:厚5—24厘米。耕土层,土质疏松,灰褐色土。全区分布,包含物有大量草本植物根系、现代瓷片、陶片等。
②层:深6—46、厚0—48厘米。土质略软,灰褐色土,分布在TN06E03、TN06E02。包含物有陶片、少量石块及烧土块等。可辨器形有鼎、鬲、罐等。

图一 丁家村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 丁家村遗址探方分布图
③层:深12—73、厚0—59厘米,土质略硬,浅灰褐色土。分布在TN06E03、TN06E02,稍呈西北高、东南低倾斜状。包含物有陶片、少量红烧土颗粒及石块等。陶片以夹砂灰陶、夹砂红陶为主,其次是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印纹硬陶。陶片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刻划纹等。可辨器形有鬲、罐等。
④层:深11—97、厚0—50厘米,土质略软,较致密,灰褐色土,含草木灰,分布在TN06E03、TN06E02,呈西高东低倾斜状。包含物有陶片、红烧土颗粒及少量石块等,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其次为夹砂灰陶、泥质红陶、印纹硬陶等。陶片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回纹、方格纹等。可辨器形有鼎、鬲、甗、豆等。该层下发现柱洞群、M5、M8等。
⑤层:深10—91、厚0—75厘米,为红烧土
堆积层,土质略硬,普遍分布有断续。呈西高东低。包含物有少量陶片,以素面为主,少量回纹、方格纹、绳纹等。可辨器形有罐、鬲足、钵等。该层下发现柱洞群及墓葬。

图三 TN06E01、TN06E02、TN06E03南壁剖面图

图四 TN06W04、TN06W05北壁剖面图
⑥层:深10—132、厚10—50厘米,土质稍软,深灰色土,普遍分布,不连续,略西高东低。包含物有少量陶片、红烧土颗粒等。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少量泥质陶、印纹硬陶。陶片以素面为主,纹饰有方格纹、席纹等。可辨器形有鼎、鬲、罐等。
⑦C层:深46—49、厚8—24厘米,土质稍硬,红褐色微泛黄色土,主要分布在TN06E01西部。包含物有陶片等,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并有少量印纹硬陶、原始瓷。多为素面,纹饰有少量绳纹、回纹、梯格纹等。可辨器形有鼎足、鬲足、罐等。
⑩层:深50、厚0—25厘米,土质略致密,红褐夹黄褐色土,主要分布于TN06E01西北部。包含物有陶片等,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灰陶次之。陶片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梯格纹、回纹等。可辨器形有罐、器盖、刻槽盆等。
⑪层:深36—145、厚0—60厘米,土质硬,灰红褐色土,普遍分布,西高东低倾斜状。包含物有少量陶片、红烧土颗粒等。陶片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为主,其次为夹砂灰陶。陶片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梯格纹等。可辨器形有鼎、鬲、盆等。
⑫层:深91—207、厚0—45厘米,土质硬,灰褐色土,分布在TN06E03、TN06E02。包含物有少量陶片、红烧土颗粒及石块。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方格纹等。可辨器形有鬲、罐等。
⑫层下为基岩。
另外东部探方⑦A、⑦B、⑧A、⑧B、⑧C、⑨层在图三剖面图中没有分布,这几层主要分布于TN06W01、TN06W02北部和TN06E02西北部。
(二)TN06W04、TN06W05北壁
①层:厚5—20厘米。耕土层,土质较疏松,灰褐色土。全区分布,包含物有砖瓦、陶片等。该层下发现F4等遗迹。
②A层:深5—7、厚0—43厘米。土质较硬,灰黄褐色土。主要分布在TN05W05西南部。包含物有大量红烧土颗粒及少量陶片等。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少量泥质灰陶、印纹硬陶等。陶片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梯格纹等。可辨器形有鬲足、鼎足、罐等。
④A层:深29—43、厚0—28厘米。土质略软,浅黄褐色土。主要分布在TN06W05西北部。包含物有较多陶片等。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其次为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另有少量印纹硬陶、黑皮红陶等。陶片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席纹、梯格纹等。可辨器形有罐、鼎、甗、鬲、钵等。
⑤A层:深39—50、厚0—22厘米。土质较硬,深黄褐色土。主要分布在TN06W05、TN05W05、TN05W04内。包含物较少,有陶片、少量石器等。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其次为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印纹硬陶等。陶片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梯格纹、回纹等。可辨器形有鬲、罐、甗等。
⑥B层:深6—20、厚4—23厘米。土质较硬,浅灰褐色土。主要分布在TN06W05、TN06W04、TN06W03内。包含物较少,有少量陶片等。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泥质灰陶等较少。陶片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梯格纹、回纹等。可辨器形有鬲、罐、甗等。
⑦层:深40—71、厚0—32厘米。土质较硬,黄褐偏红色土。主要分布在TN06W05、TN05W05、TN05W04内。包含物较少,有陶片等。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其次为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印纹硬陶等。陶片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绳纹、梯格纹、回纹等。可辨器形有鼎、鬲、罐、甗等。此层下有G2。
⑦层下为生土。
另外西部探方②B、③、④B、④C、⑤B、⑥A层在图四剖面图中没有分布,这几层主要分布于遗址西、北部边缘探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