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的精神,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课堂教学又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如何改革?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新课改要求采取探究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实质是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课堂教学的改革重在教学生思考,教学习体验。

教学生思考——思考什么?如何思考?

抽象、概括、推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模型思想等等,都是各个学科中蕴涵的重要思想,应当通过不同学段的学科教学,科学地向学生传输有关思想,训练有关思维。特别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小学生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教育规划纲要中强调“能力为重”,中小学生的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学科学习的理解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迁移能力。学科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培养学科素养、提升学科能力。学生利用学科知识和学科经验范式,经历思考、质疑、讨论等,解决陌生的问题,体验成功与失败,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方式从生活经验向科学思维转变。当前,应尽量以更有利于孩子一生发展的方式进行学科教育。

比如,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是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又如,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智慧的教育。核心是帮助学生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恩格斯指出,数学是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物。数学具有创造的本性,数学的创造本性赋予了数学教学的创新使命。因此数学教学重在教思辨。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思辨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如在小学计算教学中要突出转化的思想,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联系中体验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要突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学科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学科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创新意识要从问题意识的培养入手。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创新意识的培养贵在教思考。

教学习体验——体验什么?如何体验?

学习体验,可以理解为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周围的事物,从中获得感受、体会以及由此获得的相关知识、技能、情感与观念等内容有机组合的个性内化经验。

学习体验,离不开学生亲身的学习活动;学习体验,是学生在活动经验基础上的反思、领悟与升华,是学生个体内化的经验;学习体验,是通过学习思考获得的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个体通过思考、领悟获得的思维积淀。例如,数学活动体验可以理解为学生从经历的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数学教学,本质上是师生共同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学生获得相关的活动体验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爱因斯坦说:“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基础。”

获得数学活动体验,最重要的是积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总之,是“从头”想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的体验。数学活动体验并不仅仅是实践的经验,也不仅仅是解题的经验,更加重要的是思维的经验——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个人体验。

学生学习重在学习体验的积累。这种体验的积累,就铸成学生的素养——积淀在学生身上的终身受益的潜在能力。

重视学科体验教学,让学生获得不同学科的“学习活动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从该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积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经验,促进学生具有个性特征的思辨能力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教学育人功能,中小学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个学段的教学,应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试五个环节,促进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方法上的有机衔接与配合;要进一步加强全科育人研究,把握中小学校各门学科课程特有的学科思想、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基本方法,使之在育人功能上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各门学科综合育人的价值,形成各门学科综合育人的合力。

为此,务必改进学科教学,要引领中小学教师深入研究学科本质,掌握学生学习心理,围绕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作业设计等方面开展行动研究,探索基于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一致性研究。

“教”是为了“学”,为了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教学研究的重心要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要以培养学习体验为“抓手”,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基于此,贵州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组织国内一线中小学骨干教师,编写了“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序列丛书”,该丛书突出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生思考,教学习体验。特别是在“学习体验案例集锦”中呈现的学习体验案例。该丛书教育理念先进,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又高于教学的经验。“学习体验案例”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社会性、真实性和情境性,是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一种突破性的尝试。

愿“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序列丛书”在国内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成为一线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操作性强、利于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工具用书。

草草数言,借以为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2014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