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教学过程
片段一 课前播放音乐《西游记》主题曲
(教学反思:课前的音乐播放应为本次教学服务,那么播放《红楼梦》主题曲就比播放《西游记》更好。因为这节课是教学《红楼梦》里的一个片段,播放的音乐应为这节课的教学服务的。)
片段二 谈话导入——出示名著《红楼梦》
师:你了解哪些有关《红楼梦》的信息?
生1:《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生2:《红楼梦》的男女主角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生3:《红楼梦》是以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通过贾家荣宁两府的兴衰败落,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塑造了几百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反思:预习反馈很积极。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红楼梦》的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展示出学生的学习与教师平时的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主角是谁?生1:讲的是王熙凤初见林黛玉,主角是王熙凤。师:文中的王熙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留给你什么印象?生1:很放肆,不拘小节……
(教学反思:这已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大体内容,初步感知了文中的人物形象,对把握全篇结构和体会人物描写特点做好了预设工作。)片段三 外貌描写——品读感悟“凤辣子”师:文中是怎样描写王熙凤的穿着打扮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
生1:体会到王熙凤的这个打扮与众不同,像一个仙女。生2:体会到王熙凤的穿着打扮显得珠光宝气、很高贵华丽。
师:不仅她一个人这样奢侈,整个家族都一样;你看她恨不得戴得越多越好,显得多么贪婪;贾府当时就是贵族人家,雍容华贵的外表可以看出王熙凤在贾府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师:你读了课文后,还有哪些句子是描写王熙凤外貌特征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生2:王熙凤不但一身穿着显得雍容华贵,而且人也长得漂亮。(引导学生朗读)
(教学反思:此处虽已让学生体会到了“凤辣子”的穿着打扮与外貌特征,但有些不足。如在“体格风骚”一词的理解上,学生容易与老百姓日常口语中的“风骚”的意义理解相混淆;如在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理解后,可用课件展示王熙凤的人物像,让学生再一次从画面直观地感受王熙凤的高贵漂亮,这有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对文本的理解与对人物的想象的完美结合。)
片段四 语言描写——进一步感悟“凤辣子”
师:文中从哪方面的描写来凸显王熙凤的性格特征?找出来,说一说体会到王熙凤的什么性格?
生1:从语言方面来描写,比如: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从这一描写中,体会到了王熙凤是一个放诞无礼、不拘小节的人。生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偏就去世了。”体会到了王熙凤能说会道。
生3: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我体会到了王熙凤的善于察言观色。生4: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王熙凤的聪明……
(其实王熙凤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这正是她见风使舵的表现,她的虚伪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生5:“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我体会到了王熙凤对林黛玉非常关心,待人热情。
师:从王熙凤的热情周到中,你有没有读出什么言外之意呢?请再读这些语句,边读边试揣摩一下她此时的内心活动。
生1:我觉得她的热情是做给人看的,在显示她的威风、权利。生2:我隐隐感觉她是为了奉承贾母才说的那些话,因为贾母疼爱黛玉。生3:王熙凤说话、动作都太过分,让人觉得很虚伪。……
(教学反思:教师抓住王熙凤的“热情周到”这个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字背后的含义,并提出试揣摩一下她此时的内心活动,真正揭开王熙凤的面纱。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引导学生读书、体验认识到,王熙凤说的这些话,不过是在敷衍而已,她的心并不在林黛玉身上。从侧面体现出王熙凤的心一直都在老祖宗的身上,体现她虚伪的一面。)
片段五 视频播放——人物再现,进一步感受“凤辣子”形象
1.播放“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视频。
2.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红楼梦》。
(教学反思: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入视频,感受人物形象,显得更生动、更具体,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鲜活、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