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学习体验
3.1 利用情景创设教学词汇
本节课我利用实物,图片创设情境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参与词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记忆词汇。同时,让枯燥无味的词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刚接触英语的三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另外,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我通过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情色彩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想象活动,从而体验情境。我认为教师富有感情色彩的动作、表情和姿势等,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词汇的理解。
3.2 利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
教学游戏是课堂中一个有竞争的控制过程,它具有极强的教学目的性。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必须随着教学目标的不同,而寻求最优的状态。”根据不同课堂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的设计也要随机应变。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显然,课堂游戏的设计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基础英语》作者埃克斯利说:“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学习的方法,便是教英语的好方法。”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使枯燥的语言知识转变为喜闻乐见的语言实践活动。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因此,本堂课我采用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石头、剪刀、布”来操练单词和句型,从而避免机械重复而导致的单调乏味,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走进英语课堂就荡漾着欢乐的笑脸,让学生期待英语课的到来,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3 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共处和相互合作能力十分重要。安排小组合作是开发人际智能的有效方式。组内的成员都有责任保证组内成员学会教学内容,只有每一位成员都掌握了教学内容,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被带动起来,学生间互帮互助,同时在交流、分享成果时,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另外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大部分的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不断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仍有小部分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或由于基础稍差导致的自卑心理,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等待老师註意到他们才愿意开口,给他们口语提高带来消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提供了解决的方法,给这些学生一段缓沖的时间,避免当场答错的尴尬,而且在完成任务期间可以与组内其他成员共同讨论交流,在代表本组展示成果时,由于有了先前充分的准备,学生能放松、大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
作者单位: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第三小学 邮编:564600
[参考文献]
[1]陶宏莉.论“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活动改良设计”的英语学习.小学英语教与学,2013.(8)
【点评】
在学习体验案例中,作者强调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境中开展语言技能训练,强调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显然会收到预期效果,实现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目标。案例中采用的小组活动既能在团队的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促进学生参与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案例指出,学生开展游戏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但老师要“及时调控纪律”。这是值得重视的细节。没有有效的组织教学,课堂常常会失控,以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在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的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该课时展现的“情景—问题”的学习模式一定会有很好的实效。游戏将棋盘与英语、教学和合作学习整合为一体。
点评人:丁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