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学习体验
(一)以生为本,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
课前教师安排学生预习课文,解决阅读中的字词困难,并读懂课文大意,准备好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想要向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学习要求,是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自主学到一些阅读策略,从而体验学习的过程,享受着这种学习的快乐。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了自己的预习情况,对后面文本的理解以及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课堂教学中,以文本为载体,在老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特别是对王熙凤的语言描写上,学生对王熙凤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发表,显示出学生对人物性格的不同体会。
(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基于教师每一堂课的思考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与教师的每一堂课息息相关。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运用,而且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与学习。本节课上,学生在交流中,无论遣词造句、语言表达,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显示出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素养的形成上达到了应有的目标。尤其是学生对王熙凤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分析,已初步达到了赏析的水平和层次,不管学生在预习中怎么准备,在课堂上交流时那种信手拈来的感觉,就让人感到学生平时在语文学习中的用心与努力。
(三)课堂生成,考验教师的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教师在思考中实践,实践中思考,反复领悟,方可形成。教学机智值的高低,也是衡量一节课优秀与否的重要标难之一。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教师预设不到的问题出现,这就是考量教师机智值高低的时候。处理得好,会让课堂十分精彩;处理得不好,会使课堂黯然失色。本节课中,学生在分析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时,就出现了极有价值的学习话题,但我没有及时抓住这个机会,使原本比较成功的一节课,失去了不少颜色。如果能借此话题,展开适当的讨论,并作正确引导,一定会使课堂增色不少。
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课堂教学机智值,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东皇五小 贵州 习水 564600
【点评】
1.品读文字,层层剥笋,感受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外貌描写的词句中,感悟王熙凤的与众不同,身世显赫;品读语言的细腻描写,进一步感悟王熙凤的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物形象。最后通过观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视频,点燃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顺势时向学生推荐阅读《红楼梦》。
2.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王熙凤性格的多面性是学生阅读的重难点,教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是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然后抓住王熙凤表面“热情周到”这个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真正揭开王熙凤的表面热情,实则虚伪等性格特征,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3.感情朗读落实不够。课文有不少生涩的语句,需要学生认真地读顺、读熟,才利于感悟理解。教学中读的数量、质量都显得不足,必然影响学生的体验,影响教学效果。
点评人:李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