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学习体验
(一)激趣识字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学习汉字的激情,预设他们可能需要什么帮助才能解决疑难问题。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动画图片或视频图像来学习汉字,利用猜谜语来识记生字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学习激情就会不断高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会更加自觉。只要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他们就会在课上表现得异常积极主动,教学效果自然高效,教学氛围自然快乐。
(二)多读少讲,以读代讲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整堂课,我以学生的读、思、议为主线,教师的点拨为辅。珍视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逐渐升华。
(三)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中国历代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很早就提出了问的主张,强调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对学习中问题意识非常科学而辩证的阐述。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在本课时的教学中,从题目着手,我鼓励学生质疑,虽然参与的人数不多,但我相信“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敢问”就是一种突破了。
(四)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全面发展
画画,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科目,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除了老师在板书上用简笔画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外,我还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在课后画一一幅路线图,促进了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东皇镇第五小学 贵州 习水 564600
【点评】
1.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猜谜语引出课题“蜜蜂引路”,一下诱发了学生的兴趣;学习列宁去养蜂人家的途中,教师用简笔画勾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幻灯片再现列宁找养蜂人的过程,直观形象,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课后让学生自己画一幅路线图,把课内向外延伸。
2.从小培养问题意识。在本课时的教学中,从题目着手,教师鼓励学生质疑,虽然参与的人数不多,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敢问”就是一种突破了,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低年级就开始关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难能可贵。
3.多读少讲、以读代讲。整堂课,教师以学生的读为主线,如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分角色感情朗读列宁和养蜂人的对话等语句,透过朗读的语气、语调呈现出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践行了新课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理念。
点评人:李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