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过程
片段一 出示地图,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地图)同学们,在我国辽阔的版图上,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它们分别是哪些?请在地图找一找。
生1:它们是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师:说得真好,可你找到了四个,谁来补充?
生2:还有一个是宁夏回族自治区。
师:和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最南端,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权鹏飞,一起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田,去感受维吾尔人特有的风情。
教师揭题:板书“和田的维吾尔人”。
(教学反思: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寻找,直观形象地了解和田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端,是维吾尔人聚居的地区,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并让学生记住这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以及地理位置,一举两得。)
片段二 引导学习,教给方法
引导学生感悟维吾尔人的“豪气乐观”。
师: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维吾尔人的豪气乐观,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第一自然段,用“——”勾画出最能体现维吾尔人豪气乐观的句子。
生:边听边勾画,然后进行汇报交流。
生1:我找的句子是“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宿舍的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师:找得很准,进行追问,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1:我从“铺天盖地、撕扯着”等词语感受到的。
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环境描写和拟人手法的好处,进而理解和田自然环境的恶劣。
师: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谁来说说。
生2:我找的句子是“……我缩在宿舍的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丁冬,车上一个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
师:通过引导分析,理解对比手法的好处,从而体会维吾尔人的豪气乐观。
师指导朗读(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找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去感悟维吾尔人的特点。)
(教学反思:通过抓关键词语去感悟维吾尔人的特点,既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学到了表达的方法,但在朗读方面的指导不够,这与我平时在朗读方面的训练有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强化这方面的训练。)
片段三 小组合作学习其他的特点
以小组为单位,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维吾尔人的其他特点,然后进行交流汇报。
1组:我们组重点汇报维吾尔人“热爱土地”。
句子:“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象那黄灿灿……也是在土馕坑里烤成的。”这句话用了三个感叹号,其实是三个反问句,表达了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
2组补充句子:“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平添了几分韵味。”这是一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维吾尔民族服饰的特点,进一步说明了维吾尔人对土地的热爱。
3组:我们组重点汇报维吾尔人“天性爱美”。
句子:“他们天性爱花。花儿不仅盛开在……还盛开在……”表现了维吾尔人天性爱美。
“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那一团团……”可见维吾尔人不仅爱美,还会创造美。
4组:汇报维吾尔人长相美丽。
5组:汇报维吾尔人能歌善舞。
6组:汇报维吾尔人聚餐繁多。
(教学反思:小组合作不是走形式,而要脚踏实地地去实施。给每个小组充分的时间去读,去思考,去交流,这样才能让思维碰出更多的火花,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师:同学们都生动地汇报了维吾尔人不同的特点,那大家再看看课文表达上有什么特色?生1:每一部分的第一句都有中心句,然后围绕这一句具体叙述的。生2:运用了很多修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