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邓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从前在一座小森林里,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兔子”,这些小兔子呢特别喜欢吃农民伯伯种的庄稼,有一天一个农民伯伯又去田里看自己种的庄稼了,发现许多“小兔子”在自己的田里吃自己种的庄稼,农民伯伯一看这个场景就迅速把小兔子们赶跑了,然后下山去叫亲戚朋友一起来“打兔子”……同学们你们说这些“小兔子”该不该打啊?吃了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庄稼……
生:“恩,是的,该打,那老师,我们现在去打兔子把。”学生欣喜地答道。
师:好,那么我们一起来帮助农民伯伯“打兔子”吧!(音乐响起来:兔子舞音乐)
师:在兔子舞音乐下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跳着兔子舞来到了田地边上,果然有许多兔子在田里吃庄稼,一切准备就绪后准备打“兔子”了(进行热身运动)……
(教学反思: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把学生导入了生活中,学生激情很高,但是设计运用兔子舞热身时,没有考虑到部分学生的舞蹈基础,所以在跟音乐做热身运动时有极少的学生跟不上音乐节奏,没有真正达到热身的目的.)
片段二 尝试探究,合作学习
1.打兔子
师:刚才同学们个个都朝气蓬勃,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我们来帮农民伯伯“打兔子”了,看谁打得准,打到的“兔子”多。
师:向学生说明游戏规则并引导学生进行“打兔子”游戏,先让每生试投掌握最好的投准角度,再分组进行投准比赛,看哪一队打中的“兔子”个数最多,那么哪一队就获胜。
(教学反思:将游戏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在我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该游戏。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相互学习。
师:课前我在圆形场地中央摆放20只“兔子”,每一只“兔子”自由摆放,相隔一定的距离,圆的半径大概10-15米,圆形四周是开始打兔子的区域。
生:学生分布在圆形外的地方,用垒球当“子弹”往圆内打兔子,看谁打得准。
(教学反思:淡化了投掷教学的竞技性色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打“小兔子”容易吗?
生:老师,这个很容易啊,能来点难度的吗?
师:恩,很好,老师正有此意呢,同学们你们想想,现实中兔子可是活蹦乱跳,跑得可快了,那么就让我们跑起来听着音乐去打兔子怎么样啊?
生:好啊,好啊,老师快开始吧!
师:打完了“兔子”,那么老师要来提个问题了:大家试一试,怎么样才能把垒球投得远?为什么?
(教学反思:自主探索、自由交流,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育”。)
师:比一比,看谁投的远?为什么?
(教学反思:设计了让学生交流的环节,但在这里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交流,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欢庆宴
师:刚才大家都成功地开展了“打兔子”的游戏,而且收获丰盛,那么现在我们要去感受一下成功以后的喜悦了,跳起欢快地“欢庆舞”。
师:跟学生讲明该游戏规则,引导学生进行游戏。
生:学生自由尝试,进行该游戏的练习。
(教学反思:开放式的环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生:学生尝试双人协同单脚跳练习。
(教学反思:在练习时发现有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其中,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师:引导学生尝试多人协同单脚跳,尝试多种方法的协同单脚跳看哪个组配合得最默契?
游戏规则:双人、多人自由练习,尽量使游戏充满乐趣、欢庆的气氛。
(教学反思: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让枯燥的练习变得丰富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组织:全班同学自由组合。
片段三 愉悦身心
背景:兔子舞音乐响起来,让我们欢快地跳着兔子舞,离开田野,回到了现实的大城市中……课要结束的时候,学生的参与热情仍然很高,同学们忘我的投入劲着实让我感动。
师:积极休整,交流感受,教师点评学练情况,收回器材,宣布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