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讲义》简介
《伤寒论讲义》这本书是由.周春祥 李赛美主编创作的,《伤寒论讲义》共有162章节
1
专家指导委员会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平 王 键 王占波 王瑞辉 方剑乔 石 岩 冯卫生 刘 文 刘旭光 严世芸 李灿东 李金田 肖鲁伟 吴勉华 何清湖 谷晓红 宋柏林 陈 ...
2
编审委员会名单
名誉主任委员 洪 净 主任委员 胡鸿毅 委 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飞 王庆领 李铁浪 吴启南 何文忠 张文风 张宁苏...
3
编委会名单
主 编 周春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 李赛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 副主编 王 飞 (成都中医药大学) 王振亮 (河南中医药大学) 曲 夷 (山东中医药大学) ...
4
编写说明
《伤寒论》是援引外感病以阐述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的经典医著,该书蕴藏的六经辨证体系、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辨证思维方法及严谨而灵活的组方用药法度等,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5
傷寒卒病論集自序
論曰: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
6
前 言
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开创至今历六十年。一甲子朝花夕拾,六十年砥砺前行,实现了长足发展,不仅健全了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创新了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也培养了一大批中医...
7
目录
目 录 专家指导委员会名单 编审委员会名单 编委会名单 编写说明 傷寒卒病論集自序 前 言 总 论 一、《伤寒论》的作者及其成书的时代背景 二、《伤寒论》的沿革...
8
总 论
导 学 本章在介绍《伤寒论》作者、成书年代、沿革的基础上,阐述了伤寒、六经传变的基本概念,并论证了《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与多种辨证方法有机结合的辨证论治体...
9
一、《伤寒论》的作者及其成书的时代背景
《伤寒论》为东汉末年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撰。据相关文献,仲景约生卒于公元150—219年,是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自幼聪颖过人,学习勤奋,善于思考,曾随同郡张...
10
二、《伤寒论》的沿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论》源于《伤寒杂病论》,其成书后,由于印刷、造纸术尚未发明,其流传受到极大限制,复因战争频仍,旋即散佚。后经王叔和将其中“伤寒”部分作了整理,形成《伤寒论...
11
三、《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成就
《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前,中华民族对医药知识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医疗经验,甚至有了较多理论相对丰厚的医药典籍,除了现在仍能见及的《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及《五...
12
四、伤寒的涵义
《伤寒论》以“伤寒”得名,“伤寒”二字有广义、狭义之分。《素问·热论》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伤寒”概括了一切以发热为特征的疾病在内,《难经·五十八难...
13
五、《伤寒论》的辨证方法
一般认为,《伤寒论》辨证方法应是六经辨证,其实不然。书中涉及的辨证方法还包括八纲、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不同辨证方法在内,甚至有了后世温病学辨证方法——卫气营血...
14
(一)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借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构建的辨证模型。根据疾病过程中邪气盛衰、正气强弱及正邪力量的对比,将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概括为太阳病、少阳病...
15
(二)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判断疾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基本属性的辨证方法,《伤寒论》虽无“八纲辨证”之名,却有较多“八纲辨证”之实。如将三阳病划归阳病范畴、三阴病纳入阴病类中...
16
(三)脏腑辨证
人体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它们除表现出以六经病证为主的基本病理特征外,还常见五脏六腑的功能失常。六经病中的任一经病都可能兼夹有一脏(腑...
17
(四)其他辨证方法
经络作为联系机体表里、内外、上下、脏腑的通道,在疾病过程中,常因相关经络循行部位经气运行的失常,出现诸如太阳病头项强痛、少阳病胸胁苦满、阳明病目痛鼻干、太阴病大...
18
六、六经病的传变
六经病包含的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及厥阴病,构建了疾病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轻到重的动态变化模型,反映了众多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完美地展...
19
七、《伤寒论》的治则
《伤寒论》全书贯穿着以扶正、祛邪为核心的治则学思想,通过这一治则的具体应用,实现“扶阳气”“存阴液”的治疗目的。在六经病辨治过程中,《伤寒论》不仅通过对汗、下、...
20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导 学 本章为六经病篇内容最多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有:太阳病提纲证、分类证治,以及兼证、变证、疑似证的辨证论治。太阳主肤表,外邪侵袭首犯太阳,其后的演化较为复杂...
21
概 说
太阳包括足太阳膀胱和手太阳小肠,与足少阴肾、手少阴心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脑下项,夹脊抵腰,络肾属膀胱。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循...
22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
23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 太陽之爲病,脈浮,頭項強痛①而惡寒。(1) 【词解】 ①头项强(jiàng)痛:强,强直不柔和,即头痛项强之意。 【释义】 本条指出太阳病的基本脉症。...
24
二、太阳病分类
(一)太阳中风证 【原文】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①。(2) 【词解】 ①中(zhòng)风:证名。此指外感风邪的表证,是太阳病的一种证型。...
25
三、太阳病传变
【原文】 傷寒①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静②者,爲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③者,爲傳也。(4)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爲不傳也。(5) 【词解】 ①伤...
26
四、太阳病愈期
【原文】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①。(9) 【词解】 ①从巳至未上:指巳、午、未三个时辰,即9时至15时。 【释义】 本条论太阳病欲解时。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
27
五、辨病发阴阳
【原文】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七日愈。發于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7) 【释义】 本条以寒热二症辨别阴阳。六经病...
28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
29
一、太阳中风证
(一)桂枝汤证 【原文】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①惡寒,淅淅②惡風,翕翕③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12) 桂枝湯方 ...
30
二、太阳伤寒证
(一)麻黄汤证 【原文】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黄湯主之。(35) 麻黄湯方 麻黄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