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理中丸证
2025年09月26日
四、理中丸证
【原文】
大病差後,喜唾①,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温之,宜理中丸。(396)
【词解】
①喜唾:即时时泛吐涎沫。
【释义】
本条论大病差后中焦虚寒泛吐涎沫的证治。大病差后,喜吐清冷唾沫或痰涎,此系脾寒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而生痰;肺寒水气不降,聚则为饮。痰饮泛滥,久不得愈,故喜唾久不了了。治法当以温补中阳,用理中丸为宜。肺脾得温,阳气健运,津液得化,多唾之证自愈。
【医案选录】
陈某,女,26岁,1996年7月16日初诊。患多涎症3月余。患者于1995年12月因精神病复发住某精神病医院。经氯丙嗪、氯氮平等药物治疗,于1996年5月出院。出院后自觉口水多,不时唾涎沫,每逢睡眠时自行流出,浸湿大片枕头,枕头每日一换,甚觉苦恼。查其所服药物:出院后仍每日服用氯氮平500mg,山莨菪碱15mg。患者体胖,舌淡红,苔中白腻,脉滑。证属脾胃虚寒,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津聚为涎。治宜温中驱寒,补气健脾,方用理中丸加味:党参15g,白术10g,干姜10g,吴茱萸6g,苍术10g,炙甘草6g。服药6剂后唾液减半,多年的少汗症也明显改善。继服15剂,多涎症消失。后以香砂养胃丸调理月余,至今未复发。(应辰芳.理中汤加味治疗药物性多涎症1例[J].中医杂志,1997,(1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