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兼证
2025年09月26日
第三节 太阴病兼证
【原文】
太陰病,脉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276)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阴病表证的证治。本条冠以太阴病,当有太阴脾虚之机,脉当缓弱,今脉反浮,说明病机向外,里虚不甚,当从表施治。本证既用桂枝汤治疗,以方测证,除脉浮外,当伴其它表证症状。全面分析,当知本证为素体脾阳不足,复感风寒之邪而患病,为太阴病表证。治用桂枝汤和脾胃以达营卫,扶正祛邪。
【析疑】
关于本条之证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太阴兼表证,以汪苓友、程郊倩、《医宗金鉴》、山田正珍等为代表,如汪苓友在《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中曰:“此条太阴病,当是太阳经传来者,夫曰太阴病,当见腹满等候,诊其脉不沉细而浮,则知太阳经风邪犹未解也,故宜桂枝汤以汗解之。”另一种认为是太阴病本身的表证,以方有执、高学山、程知等为代表,如高学山在《伤寒尚论辨似·太阴经》中曰:“此条言太阴脉浮,明明浮为太阴之浮,非浮出太阳之谓,见太阴脉浮之表证,亦可以桂枝汤解太阴之表耳。”临床素体脾阳虚之太阴体质者,感受风寒外邪后,可以形成太阴病表证,故以第二种观点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