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总平面图的图示内容
如图4-2所示为某办公楼的总平面图,用户可以按以下步骤来识读此图。
图4-2 建筑总平面图
1)首先看图样的比例、图例以及文字说明。图中绘制了指北针、风向频率玫瑰图。该办公楼坐北朝南,施工总平面图的比例为1∶500。西侧大门为该区主要出入口,并设有门卫传达室。
2)了解新建建筑物的基本情况、用地范围、地形地貌以及周围环境等。该办公楼紧邻西侧马路,楼前为停车场与训练场。楼房东侧为绿化带,紧邻东墙外侧的排洪沟。总平面图中新建建筑物的外形轮廓用粗实线画出。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建建筑物的总长为36.64m,总宽为14.64m。建筑物层数为4层,建筑面积为2150m2。本例中,新建建筑物位置根据原有的建筑物及围墙定位: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建建筑物的西墙与西侧围墙的距离为8.8m,新建建筑物北墙体与门卫房的距离为27m。
3)了解新建建筑物的标高。总平面图标注的尺寸一律以m(米)为单位。图中新建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为绝对标高88.20m,室外整坪标高为87.60m。图中还标注出西侧马路的标高87.30m。
4)了解新建建筑物的周围绿化等情况。
综合可知,建筑总平面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新建区的总体布局
用地范围、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原有建筑、拆除建筑、新建建筑、拟建建筑)、道路和交通等的总体布局。新建建筑物用粗实线框表示,并在线框内用数字表示建筑层数。
2.新建建筑物的平面位置
根据原有房屋和道路定位。若新建房屋周围存在原有建筑、道路,此时以新建房屋的外墙到原有房屋的外墙或到道路中心线的距离来定位。
修建成片住宅,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工厂或地形较复杂的建筑区域时,可用坐标定位。
测量坐标定位:在与总平面图采用相同比例的地形图,绘出100m×100m或50m×50m的坐标网格,纵轴为X轴,代表南北方向,横轴为Y轴,代表东西方向,如图4-3所示。定位一般建筑物时,应标明两个墙角的坐标,若为南北朝向的建筑,可只标明一个墙角的坐标。放线时,根据现场已有的导线点的坐标,用测量仪导测出新建房屋的坐标。
建筑坐标定位:将新建房屋所在地区具有明显标志的地物定为“O”点,以水平方向为B轴,垂直方向A轴,绘制100m×100m或50m×50m的坐标网格,绘图比例与地形图相同,用建筑物墙角距“O”点的距离确定新建房屋的位置。如图4-4所示,甲点坐标为
,乙点坐标为
图4-3 测量坐标定位
图4-4 建筑坐标定位
3.建筑物首层室内地面、室外整平地面的绝对标高
要标注室内地面的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的相互关系,如±0.000=48.25。室外整平地面的标高符号为涂黑的实心三角形,标高注写到小数点后两位,单位为m(米),可注写在符号上方、右侧或右上角。若建筑基地的规模大,且地形有较大起伏时,总平面图除了标注必要的标高外,还要绘出建设区内的等高线,从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建设区内地形的坡向,从而确定建筑物室外的排水方向及平场需开挖、填方的土石方量。
4.指北针和风玫瑰图
根据图中所绘制的指北针可知新建建筑物的朝向,风玫瑰图可了解新建房屋地区常年的盛行风向(主导风向)以及夏季风主导风方向。有的总平面图中绘出风玫瑰图后就不绘指北针。
指北针:用来确定新建房屋的朝向。其符号应按国标规定绘制,如图4-5所示,细实线圆的直径为24,箭尾宽度为圆直径的1/8,即3。圆内指针涂黑并指向正北,在指北针的尖端部写上“北”字,或“N”字。
风向玫瑰图:根据某一地区多年统计,各个方向平均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按一定比例绘制,是新建房屋所在地区风向情况的示意图。如图4-6所示,一般多用8个或16个罗盘方位表示,玫瑰图上的向风是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图中实线为全年风向玫瑰图,虚线为夏季风向玫瑰图。
图4-5 指北针
图4-6 风向玫瑰图
提示
由于风向玫瑰图也能表明房屋和地物的朝向情况,所以在已经绘制了风向玫瑰图的图样上可不必再绘制指北针。在建筑总平面图上,通常应绘制当地的风向玫瑰图。没有风向玫瑰图的城市和地区,则在建筑总平面图上画上指北针。风向频率最大的方位为该地区的主导风向。
5.水、暖、电等管线及绿化布置情况
给水管、排水管、供电线路尤其是高压线路和采暖管道等管线在建筑基地的平面布置。
提示
以上内容不必在所有总平面图上都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