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实例精解——室内电气开关线路图的绘制

第10章 建筑与室内装饰水电图的绘制

给水排水施工图的设计、绘制及安装是一套建筑施工图的必备要求,它包括给水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等。建筑给水排水平面图是在建筑平面图的基础上按照45°等轴测的角度进行绘制的。

水电线路的安装及改造是装修中的隐蔽工程,也要格外注意。例如,要考虑好各种开关、插座及上下水的位置;插座、浴霸、灯线一定要预留好。所以在安装或改造之前,一定要尽可能确定家具的尺寸、高低位置以及电器、音响设备的位置,并提前跟施工队进行沟通,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不留遗憾。

10.1 专业讲解——给水排水施工图的概述

给水排水施工图一般分为室内给水排水施工图和室外给水排水施工图。室内给水排水施工图是表示一幢建筑物内部的卫生器具、给水排水管道及其附件的类型、大小、与房屋的相对位置和安装方式的施工图。室外给排水施工图表示的范围较广,可以表示一幢建筑物外部的给水排水工程,也可以表示一个厂区(建筑小区)或一个城市的给排水工程。本节主要讲解室内给水排水施工图。

10.1.1 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

给水系统的任务是将市政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的水,在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要求的基础上,输送到室内各用水点。

一般情况下,室内给水系统由以下几个基本部分组成。

1)供水管:供水管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穿越住宅建筑的基础和墙体,由室外给水管将水引入室内给水管网的管段。

2)水表节点:在供水管上安装的水表、阀门、出水口等计量及控制附件构成了水表节点,作用是对管道的用水进行计量或控制。

3)给水管网:由水平干管(俗称横杠)、立管(俗称立杠)和供水支线管等组成的管道系统。

4)用水和配水设备:即建筑物中的各种供水出口点(如各种水嘴、洁具出水口和淋浴喷头等)。水通过给水系统送到用水和配水设备以供人们使用,从而完成供水过程。

5)给水附件:给水管线上安装与连接的各种闸门、止回阀和储用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箱)等。

10.1.2 室内排水系统的组成

根据建筑的性质,排水系统分为生产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和生活污水管道系统三类,住宅室内排水系统一般为生活污水管道系统。通常住宅室内排水系统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污水收集设备:是室内排水系统的起点,如各种盥洗池、浴盆、大便池、小便池等。卫生洁具带有的排水管一般设有水封(P形和S形存水弯)或地漏等,这些污水收集器接纳各种污水后排入管网系统。

2)横支管:在排水管和排水立管之间连接污水收集器的水平方向的管段,能够将从各污水收集器具中的污水送至排水立管。横支管应具有一定的坡度,与排水立管相接的一端较低,以利于排水。

3)排水立管:是主要的排水管道,接受各横支管流来的污水,再将其排至建筑物底部的排出管。

4)排出管:将排水立管中的污水排至室外检查井、化粪池的水平管段。埋地敷设的排出管应具有较大的坡度,与室外的检查井、化粪池相接的一端较低,以利于排除污水。

5)通气管:与排水立管相连,上口一般伸出屋面或室外,作用是排放排水管网中的有害气体和平衡管道内气压。

6)清通设备:用于排水管道的清理疏通,如检查口、清扫口等。

7)其他设备:包括污水抽升设备、局部污水处理设备等。

10.1.3 给排水施工图的制图规定

给水排水施工图要遵循GB/T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和GB/T 50106—2010《给水排水制图标准》中的专业制图规定。

1.图线

绘图时的图线宽度b应根据图纸的类别、比例和复杂程度设置,可设置为0.7或1.0。给水排水施工图中的图线应符合表10-1所示的规定。

表10-1 给水排水施工图中的常用线型

978-7-111-47644-3-Chapter10-1.jpg

2.标高

给水排水施工图中的标高以m(米)为单位,一般注写到小数点后第3位。住宅室内管道应标注相对标高;室外管道没有绝对标高资料时,可标注相对标高,但应与总图一致。常见的标高标注方法如图10-1所示。

给水排水工程图中在下列部位应标注标高。

1)沟渠和重力流管道的起止点、转角点、连接点、变坡点、变尺寸(管径)点及交叉点。

2)压力流管道中的标高控制点。

3)管道穿外墙、剪力墙和构筑物的壁及底板等处。

4)不同水位线处。

5)构筑物和土建部分的相关标高。

978-7-111-47644-3-Chapter10-2.jpg

图10-1 给水排水施工图的标高标注方法

3.管径

给水排水施工图中的管径尺寸应以mm为单位。

镀锌钢管、铸铁管、PVC管等应以公称直径“DN”表示,如DN28表示公称直径为28;无缝钢管应以外径D和壁厚表示,如D114×5表示外径为114、壁厚为5;而陶瓷管、混凝土管等则采用内径“d”表示,如d230表示内径为230。同一种管径的管道较多时,可在附注中统一说明管径尺寸,而不用在图上标注。

管径在图样上一般标注在管径变径处,水平管道标注在管道上方,斜管道标注在管道的斜上方或立管道标注在管道的左侧。

4.系统编号

给水排水施工图中某种设备或管道较多时,可用汉语拼音字头的类别代号+阿拉伯数字编号标注。

如JL-1表示编号为1的给水立管,PL-3表示编号为3的排水立管。其他附属设施如阀门井、检查井、水表井、化粪池等也应按照顺序编号,供水设施可以按照从水源到用水设备、先干管后支管的顺序编号,排水设施则应按从上游到下游、先干管后支管的顺序编号。

5.图例

室内给水排水安装图中用规定的图例符号表示各种设备、管道的类型及安装位置。这些图例符号只是示意性地表示相应的器具和设备,其大小可以适当地按比例放大和缩小。

绘制给水排水施工图应按照GB/T 50106—2001中规定的图例符号执行。给水排水常用图例如表10-2所示。

表10-2 给水排水常用图例

978-7-111-47644-3-Chapter10-3.jpg

10.1.4 给水平面图的绘制内容

给水平面图是以建筑平面图为基础(建筑平面以细线画出),表明给水管道、用水设备、器材等平面位置的图样。其主要反映以下内容。

1)表明房屋的平面形状及尺寸,用水房间在建筑中的平面位置。

2)表明室外水源接口位置,底层引入管位置及管道直径等。

3)表明给水管道的主管位置、编号、管径,支管的平面走向、管径及有关平面尺寸等。

4)表明用水器材和设备的位置、型号及安装方式等。

10.1.5 给水系统图的绘制内容

给水系统图是表明室内给水管网和用水设备的空间关系及管网、设备与房屋的相对位置、尺寸等情况的图样,一般采用45°三等正面斜轴测绘制。给水系统图具有较好的立体感,与给水平面图结合,能较好地反映给水系统的全貌,是对给水平面图的重要补充。图10-2为某公厕给水系统图。

978-7-111-47644-3-Chapter10-4.jpg

图10-2 某公厕给水系统图

图10-2主要反映以下内容。

1)表明建筑的层高、楼层位置(用水平线示意)、管道及管件与建筑层高的关系等。如设有屋面水箱或地下加压泵站,则还应表明水箱、泵站等内容。

2)表明给水管网及用水设备的空间关系(前后、左右、上下),以及管道的空间走向等。

3)表明控水器材、配水器材、水表、管道变径等位置及管道直径,以及安装方法等,通常用DN表示(公称直径)。

4)表明给水系统图的编号。

10.1.6 排水平面图的绘制内容

排水施工图中,一般包括排水平面图、排水系统图、节点详图及说明等。

1)排水平面图。排水平面图是以建筑平面图为基础画出的,主要反映卫生洁具、排水管材、器材的平面位置、管径及安装坡度要求等内容,图中应注明排水位置的编号。对于不太复杂的排水平面图,通常和给水平面图画在一起,组成建筑给水排水平面图。

2)排水系统图。排水系统图采用45°三等正面斜轴测画出,表明排水管材的标高、管径大小、管件和用水设备下接管的位置,以及管道的空间相对关系、系统图的编号等内容。图10-3为某卫生间的排水系统图。

3)节点详图及说明。节点详图主要用于反映排水设备及管道的详细安装方式,可参照有关安装手册;说明可并入给水排水设计总说明中,用文字表明管道连接方式、坡度、防腐方法、施工配合等方面的要求。

978-7-111-47644-3-Chapter10-5.jpg

图10-3 某卫生间排水系统图

10.2 实例精解——首层给水平面图的绘制

◎案例:案例\10\首层给水平面图.dwg

◎视频:视频\10\首层给水平面图的绘制.avi

本实例以图10-4所示的建筑首层给水平面图的绘制为基础,以AutoCAD软件为工具,来讲解其给水平面图的绘制流程,包括建筑平面图文件的调用、绘图环境的修改、用水设备的布置、给水管线的绘制和文字的注释等。

978-7-111-47644-3-Chapter10-6.jpg

图10-4 首层给水平面图效果

10.2.1 给水平面图的创建

本节介绍某教学楼首层给水平面图的绘制流程,帮助读者掌握调用建筑平面图绘图环境来创建给水平面图的方法。包括打开原有建筑平面图文件并另存为新文件,新建相应的图层、文字样式等。

1)正常启动AutoCAD 2014软件,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单击“打开”978-7-111-47644-3-Chapter10-7.jpg按钮,将“案例\10\教学楼首层平面图.dwg”文件打开,如图10-5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8.jpg

图10-5 打开的教学楼首层平面图文件

2)单击“另存为”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9.jpg,将文件另存为“案例\10\首层给水平面图.dwg”文件。

3)执行“图层特性管理”命令(LA),或者单击“图层”工具栏的“图层”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10.jpg,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面板,单击“新建图层”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11.jpg,AutoCAD自动创建名为“图层1”的新图层。将其命名为“给水管线”,再单击该行的“颜色”框,打开“选择颜色”对话框,选择“红色”,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颜色的设置,如图10-6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2.jpg

图10-6 设置图层颜色

4)根据这样的方法,新建图10-7所示的图层,并设置相应的颜色。

978-7-111-47644-3-Chapter10-13.jpg

图10-7 设置完成图层效果

提示

在AutoCAD中绘制任何对象都是在图层上进行的,图层将不同的图形对象重叠在一起绘制成为一幅完整的图形,不同图层上的图形对象是独立的,可对图层上的对象进行编辑,而不影响其他图层上的图形效果。因此,在绘图过程中图层功能非常重要。

AutoCAD 2014对图层的管理是在“图层特性管理器”中进行的,它由左边的图层树状区和右边的图层设置区组成,如图10-8所示。其中图层树状区域用于设置图层组,图层设置区域用于设置所选图层组中的图层属性。

如果不进行任何图层设置,所绘的对象都在AutoCAD 2014默认的0层上。在0层上是不可以绘图的,它是用来定义块的。定义块时,先将所有图层均设置为0层(有特殊情况除外),然后再定义块,这样在插入块时,插入到哪个图层,块就属于哪个图层。

978-7-111-47644-3-Chapter10-14.jpg

图10-8 “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

5)执行“文字样式”命令(ST),或者在“注释”面板中单击“文字样式”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15.jpg,打开“文字样式”对话框,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文字样式”对话框,定义样式名为“图内文字”,单击“确定”按钮。

6)在“字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字体“tssdeng.shx”,勾选“使用大字体”复选框,并在“大字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字体“gbcbig.shx”,在“高度”文本框中输入“500”,“宽度因子”文本框中输入“0.7”,然后单击“应用”按钮,从而完成图内文字样式的设置,如图10-9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6.jpg

图10-9 设置文字样式

7)根据同样的方法,建立“图名”文字样式,设置字体为“宋体”,高度为“700”,宽度因子为“1”,如图10-10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7.jpg

图10-10 建立图名文字样式

提示

文字在图样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可以对图样中不便于表达的内容加以说明,例如技术要求、标题栏内容、图形内部说明等,使图样的含义更加清晰,让施工或加工人员对图样一目了然。

在AutoCAD中输入文字前应该建立对应的文字样式。AutoCAD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文字样式“Standard”,一般都采用这个标准样式来输入文字。如果用户希望创建一个新的样式,或修改已有样式,可以使用“文字样式”功能来完成。利用“文字样式”功能可以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倾斜角度、方向以及其他一些属性。

新建的“图内文字”文字样式,其字体采用大字体“tssdeng.shx+gbcbig.shx”的组合。若字体下拉列表中没有该类字体,用户可到互联网上下载,然后将其安装到AutoCAD的“Fonts”字体文件夹中。

10.2.2 用水设备的布置

设置好绘图环境后,接下来为教学楼首层平面图内的相应位置布置相关的用水设备。

1)继续前面的操作,按<Ctrl+A>组合键将图形全部选中,然后在“特性”面板的“颜色”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颜色8”,将图形以暗色显示,如图10-11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8.jpg

图10-11 暗色显示平面图

2)执行“图层特性管理”命令(LA),选择“给水设备”图层,再单击“置为当前”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19.jpg,将该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如图10-12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20.jpg

图10-12 设置当前图层

3)执行“圆”命令(C),在左下侧两卫生间和右侧浴室的相应位置绘制出4个直径为150的圆作为给水立管,如图10-13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21.jpg

图10-13 绘制给水立管

4)执行“插入块”命令(I),或者单击“块”面板中的“插入块”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22.jpg。弹出“插入”对话框,单击“浏览”按钮,弹出“选择图形文件”对话框,查找到“案例\10\马桶.dwg”文件,然后单击“打开”按钮,回到“插入”对话框中,再单击“确定”按钮。

5)鼠标上附着坐便器图例,单击以插入到图形中,如图10-14所示。

6)根据同样的方法,重复“插入”命令,将“案例\10”文件夹下面的“污水池”“洗脸盆”“蹲便器”和“小便槽”文件分别插入到图形中,并结合“移动”“复制”和“镜像”命令,将其摆放到卫生间相应的位置,如图10-15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23.jpg

图10-14 单击插入图例

978-7-111-47644-3-Chapter10-24.jpg

图10-15 插入并放置其他图块

7)执行“复制”命令(CO)和“旋转”命令(RO),将洗脸盆复制出一份,并旋转90°,然后移动到“卫生室”的相应位置,如图10-16所示。

8)执行“插入块”命令(I),将“热水器.dwg”文件插入到浴室内,如图10-17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25.jpg

图10-16 复制洗脸盆

978-7-111-47644-3-Chapter10-26.jpg

图10-17 插入热水器

9)执行“圆”命令(C),绘制直径为75的圆作为给水点,如图10-18所示。

10)执行“多段线”命令(PL),设置全局宽度为“50”,捕捉圆心为起点,水平向右绘制长为130的水平多段线;执行“直线”命令(L),在多段线上绘制一条垂直线段,以此作为出水点,如图10-19所示。

11)执行“编组”命令(G),选择上步制好的给水点和出水点图形,按空格键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图10-20所示为选择图形后显示一个整体夹点。

12)执行“移动”命令(M),将上步绘制好的给水点和出水点图形移动到用水设备上,如图10-21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27.jpg

图10-18 绘制给水点

978-7-111-47644-3-Chapter10-28.jpg

图10-19 绘制出水点

978-7-111-47644-3-Chapter10-29.jpg

图10-20 编组后的图形

978-7-111-47644-3-Chapter10-30.jpg

图10-21 移动到洗脸盆上

13)执行“复制”命令(CO)、“旋转”命令(RO)和“镜像”命令(MI),将出水点和给水点图例复制到其他用水设备和需要供水的房间,效果如图10-22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31.jpg

图10-22 布置其他位置的给水图例

提示

由于该建筑尺寸过大,整体显示无法清楚地看到布置给水的位置,因此这里只给出了需要布置给水位置的男厕、女厕、食堂、厨房、附属建筑、浴室和卫生室。

14)执行“圆”命令(C),在下侧绘制半径为1110的圆;执行“偏移”命令(O),将圆向内依次偏移50和800,以作为室外水井,如图10-23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32.jpg

图10-23 绘制室外水井

10.2.3 给水管线的绘制

布置好相关的用水设备后,接下来绘制对应的给水管线与用水设备相连接。

1)继续前面的操作,在“图层”面板的图层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给水管线”图层为当前图层。

2)执行“多段线”命令(PL),设置全局宽度为“50”,从室外水井处引出连接至厨房和食堂各用水设备给水点的管线,如图10-24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33.jpg

图10-24 绘制给水管线

3)按空格键重复“多段线”命令,在引出主管线上引出连接至卫生间、浴室和卫生室各用水设备的给水点管线,如图10-25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34.jpg

图10-25 绘制给水管线效果

提示

由于该建筑平面图形过大,在这里将该建筑中间无给水设备的位置断开,以便能够更清晰地表达出布置的管线。

10.2.4 给水平面图的注释

绘制好教学楼首层平面图内的所有给水管线及给水设备后,对给水平面图内的相关内容进行文字标注,包括给水立管名称标注、给水管管径标注、图名标注等。

1)在“图层”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标注”图层为当前图层。

2)执行“多行文字”命令(MT),选择文字样式为“图内文字”,对平面图中的4根给水立管进行名称及管径标注;执行“直线”命令(L),在文字处分别绘制指引线至给水立管,如图10-26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35.jpg

图10-26 对给水立管进行文字标注

3)根据同样的方法,执行“多行文字”命令(MT),对其他管道进行管径的标注,然后在水井处进行相应的文字注释,效果如图10-27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36.jpg

图10-27 标注其他管径

4)执行“多行文字”命令(MT),选择“图名”文字样式,设置文字高度为“1000”,在图形的下方标注图名“首层给水平面图”,再设置文字高度为“850”,标注比例为“1∶100”;执行“多段线”命令(PL),设置全局宽度为“100”,绘制一条与图名同长的多段线。

5)至此,首层给水平面图已经绘制完成,如图10-4所示。按<Ctrl+S>组合键进行保存即可。

10.3 实例精解——建筑给水系统图的绘制

◎案例:案例\10\教学楼给水系统图.dwg

◎视频:视频\10\教学楼给水系统图的绘制.avi

本节以四层教学楼为例,讲解该教学楼给水系统图的绘制流程,使读者掌握建筑给水系统图的绘制方法以及相关的知识点,绘制结果如图10-28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37.jpg

图10-28 四层教学楼给水系统图

10.3.1 给水系统图的创建

在绘制该四层教学楼给水系统图之前,首先应设置其绘图环境,包括新建图层、文字样式等。

1)正常启动AutoCAD 2014软件,系统自动创建空白文件,单击“另存为”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38.jpg,将文件另存为“案例\10\教学楼给水系统图.dwg”文件。

2)执行“图层特性管理”命令(LA),新建图10-29所示的图层。

978-7-111-47644-3-Chapter10-39.jpg

图10-29 新建图层

3)执行“文字样式”命令(ST),在打开的“文字样式”对话框中建立“图名”和“图内文字”文字样式,并设置相应的字体、高度、宽度因子等,如图10-30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40.jpg

图10-30 建立文字样式

10.3.2 系统图主管线的绘制

根据首层给水平面图给水管线及给水设备走向图,可先绘制出室外水井及主要的管线。

1)在“图层”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给水设备”图层为当前图层。

2)执行“圆”命令(C),绘制一个半径为600的圆;执行“直线”命令(L),过左、右象限点绘制一条水平直线,如图10-31所示。

3)执行“多行文字”命令(MT),在圆内拖出文本框,在“文字格式”工具栏中选择“图内文字”文字样式,在圆内输入文字作为室外给水井,如图10-32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41.jpg

图10-31 绘制圆和直线

978-7-111-47644-3-Chapter10-42.jpg

图10-32 文字标注

4)选择“给水管线”图层为当前图层,在状态栏中单击“极轴追踪”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43.jpg,启用极轴追踪功能;然后右击该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45”,以设置45°的增量角,如图10-33所示。

5)执行“多段线”命令(PL),单击圆心作为起点,移动鼠标自动捕捉到45°的极轴追踪线,然后单击极轴线上一点以确定点1,如图10-34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44.jpg

图10-33 设置极轴追踪角

978-7-111-47644-3-Chapter10-45.jpg

图10-34 绘制点1

6)鼠标光标继续水平向右引出一段距离并单击,确定点2,如图10-35所示。

7)将光标再放在右上45°极轴线上,引出一段距离确定点3,如图10-36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46.jpg

图10-35 绘制点2

978-7-111-47644-3-Chapter10-47.jpg

图10-36 绘制点3

8)将光标垂直向上引伸出一段高度并单击以确定终点,按空格键,则给水立管4的管道连接线绘制完成,如图10-37所示。

9)利用同样的方法,执行“多段线”命令(PL),绘制出其他3根立管线及首层各分支管的管道连接线;然后双击多段线,选择“宽度(W)”选项,设置多段线的宽度为“50”,结果如图10-38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48.jpg

图10-37 绘制的多段线管线

978-7-111-47644-3-Chapter10-49.jpg

图10-38 绘制其他多段线

提示

绘制系统图主要管线时,并不是无据可寻地随意绘制,而应按照图10-39所示的首层平面图给水管线的走向来绘制,因为给水排水系统图与给水排水平面图位置是相对立的,是表示给水排水管道及设备立体状况的图。

给水排水系统图中应绘制出各种管道系统的轴测图(立体图)。图中应标明管道走向、管径、仪表及阀门、伸缩节、固定支架、控制点标高和管道坡度、各系统进出水管编号、各楼层卫生设备以及工艺用水设备的连接点位置

978-7-111-47644-3-Chapter10-50.jpg

图10-39 首层给排水平面图中的管线及用水设备图

10.3.3 系统图各楼层主干线的绘制

绘制好排水主要管线后,接下来在绘制的排水主管线上确定各楼层标高位置以及标注各层的楼层号。

1)将“标注”图层置为当前图层,执行“直线”命令(L)和“复制”命令(CO),在立管处分别绘制出4层水平线,以表示不同楼层的标高位置,如图10-40所示。

2)执行“多行文字”命令(MT),选择“图内文字”文字样式,设置字体为“宋体”,字高为“1000”,在楼层线处标注出楼层号,如图10-41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51.jpg

图10-40 绘制楼层线

978-7-111-47644-3-Chapter10-52.jpg

图10-41 标注楼层号

10.3.4 系统图各楼层支管线的绘制

绘制完教学楼给水系统图主要管线之后,接下来绘制连接各层用水设备的管道支管线。首先要识读各层给水平面图中各支管线的连接空间关系:给水平面图中JL-1、JL-2和JL-3给水立管供给的是男女厕所的用水,而且每一层用水设备和位置都是一样的,据此就可绘制出首层支水管线;然后使用“复制”命令将首层支水管线依次复制到2、3、4层。

1)将“给水管线”图层置为当前图层,执行“多段线”命令(PL),设置多段线全局宽度为“50”,在左侧3个立管处绘制出首层支管线,如图10-42所示。

2)由于教学楼2~4层厕所的用水设备相同,因此执行“复制”命令(CO),将首层的支管向上复制,如图10-43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53.jpg

图10-42 绘制首层支管线

978-7-111-47644-3-Chapter10-54.jpg

图10-43 复制支管到其他层

3)由“教学楼给水平面图”可看出,由JL-3给水立管水平向右引出了管线连接至其他两个教室的设备。执行“多段线”命令(PL),由JL-3管线向右绘制出两条支管,如图10-44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55.jpg

图10-44 绘制四层支管线

4)由“教学楼首层给水平面图”可看出,由JL-4给水立管水平向左引出了管线连接至浴室的热水器。继续执行“多段线”命令(PL),由JL-4管线向左绘制出首层浴室的支管线,如图10-45所示。

5)由“教学楼给水平面图”可看出,JL-4给水立管分别向各层卫生间引出了连接至马桶的管线,继续执行“多段线”命令(PL),由JL-4管线分别向前绘制出2~4层连接马桶的支管线,如图10-46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56.jpg

图10-45 绘制浴室支管线

978-7-111-47644-3-Chapter10-57.jpg

图10-46 绘制2~4层卫生间支管线

10.3.5 系统图给水设备及阀门的绘制

绘制完给水系统图的管线后,接下来绘制相应的用水设备及阀门附件,包括截止阀、球阀、减压阀、蝶阀、延时自闭冲洗阀、放水龙头、沐浴喷头、马桶水箱等图例。然后将各个图例布置到相应的位置管线上。

1)在“图层”下拉列表框中,将“给水设备”图层置为当前图层。

2)绘制“截止阀”图例,执行“圆”命令(C),绘制半径150的圆。

3)执行“直线”命令(L),在圆上象限点绘制直线。

4)执行“图案填充”命令(H),为圆内部填充“SOLTD”的图案,绘制过程如图10-47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58.jpg

图10-47 绘制截止阀

5)根据这样的方法,执行“圆”“直线”“图案填充”等命令,通过45°极轴捕捉,绘制出尺寸相同且倾斜的截止阀,如图10-48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59.jpg

图10-48 绘制截止阀的轴测形式

6)执行“移动”命令(M)和“复制”命令(CO),将相应样式的截止阀复制移动到相应的管线位置,如图10-49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60.jpg

图10-49 移动复制截止阀

7)绘制“延时自闭冲洗阀”图例,执行“复制”命令(CO),将截止阀复制出一份;再执行“镜像”命令(MI),将截止阀镜像一份且删除源对象;执行“偏移”命令(O),将垂直线段偏移150,如图10-50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61.jpg

图10-50 绘制“延时自闭冲洗阀”

8)绘制“马桶水箱”图例,执行“直线”命令(L),通过45°极轴捕捉,绘制出马桶水箱,如图10-51所示。

9)绘制“淋浴喷头”图例,执行“多段线”命令(PL),设置全局宽度为“50”,绘制出多段线;执行“直线”命令(L),在多段线下端绘制出三角形,如图10-52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62.jpg

图10-51 “马桶水箱”图例

978-7-111-47644-3-Chapter10-63.jpg

图10-52 “淋浴喷头”图例

10)绘制“球阀”图例,执行“矩形”命令(REC),绘制800×356的矩形。

11)执行“直线”命令(L),连接矩形对角点绘制斜线;执行“圆”命令(C),以斜线交点为圆心绘制半径为100的圆。

12)执行“修剪”命令(TR),修剪掉多余的线条;最后执行“图案填充”命令(H),对圆填充“SOLTD”的图案,如图10-53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64.jpg

图10-53 “球阀”图例

13)根据这样的方法,利用“直线”“圆”和“图案填充”命令,捕捉45°极轴绘制同尺寸的斜“球阀”图例,如图10-54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65.jpg

图10-54 绘制斜“球阀”图例

14)绘制“止回阀”图例,执行“直线”命令(L),绘制角度为45、长度为356的斜线;再执行“复制”命令(CO),对其进行复制,并向下偏移800。

15)执行“直线”命令(L),绘制连接斜线和指引箭头;执行“图案填充”命令(H),对箭头内部填充图案,操作过程如图10-55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66.jpg

图10-55 “止回阀”图例

16)绘制“放水龙头”图例,执行“多段线”命令(PL),设置宽度为“50”,绘制出多段线。

17)执行“圆”命令(C),绘制半径为150的圆;执行“图案填充”命令(H),对圆填充“SOLTD”的图案。

18)执行“直线”命令(L),在圆上绘制转折线以表示龙头开关,如图10-56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67.jpg

图10-56 斜“放水龙头”图例

19)利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同尺寸的正交“放水龙头”图例,效果如图10-57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68.jpg

图10-57 正“放水龙头”图例

20)执行“移动”命令(M)和“复制”命令(CO),将绘制好的“延时自闭冲洗阀”“马桶水箱”“淋浴喷头”“球阀”“止回阀”和“放水龙头”图例移动复制到各支管线上,并修剪掉阀门内的多段线,如图10-58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69.jpg

图10-58 安装用水设备

21)绘制“减压阀门”图例,执行“直线”命令(L),绘制800×400的斜矩形;再执行“直线”命令(L),连接相应的点,绘制连接线,如图10-59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70.jpg

图10-59 “减压阀门”图例

22)绘制“蝶阀”图例,执行“直线”命令(L),绘制500×300的斜矩形;执行“直线”命令(L),连接对角点绘制斜线段。

23)执行“圆”命令(C),以斜线中点绘制半径为75的圆;执行“图案填充”命令(H),对圆填充图案,效果如图10-60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71.jpg

图10-60 “蝶阀”图例

24)通过执行“移动”命令(M)和“复制”命令(CO),将绘制好的“蝶阀”和“减压阀门”移动复制到水井处;并修剪掉阀门内部的多段线,效果如图10-61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72.jpg

图10-61 安装主管道阀门

10.3.6 给水系统图的注释

绘制完给水系统图后,接下来应对给水系统图进行文字标注说明。

1)在“图层”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标注”图层为当前图层。

2)执行“多行文字”命令(MT),选择“图内文字”文字样式,设置字高为“800”,在立管处标注出管名(JL-x)与管径(DNxx);执行“直线”命令(L),绘制文字的引出线至立管处,如图10-62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73.jpg

图10-62 标注立管

3)执行“复制”命令(CO)和“旋转”命令(RO),将管径标注复制到其他需要标注的管线位置,再逐一双击文字,将其修改为不同的管径大小标注,效果如图10-63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74.jpg

图10-63 标注其他走向的管径

4)执行“多行文字”命令(MT),选择“图内文字”文字样式,设置字高为“900”,标注管线区域,如图10-64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75.jpg

图10-64 文字注释

5)执行“多行文字”命令(MT),选择“图名”文字样式,设置字高为“1200”,在图形下侧标注图名“四层教学楼给水系统图”,再设置字高为“1100”,继续在右击标注出比例“1∶100”。

6)执行“多段线”命令(PL),设置宽度为“120”,在图名下侧绘制长度与文字标注相同的水平多段线,如图10-65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76.jpg

图10-65 图名标注

10.4 实例精解——首层排水平面图的绘制

◎案例:案例\10\首层排水平面图.dwg

◎视频:视频\10\首层排水平面图的绘制.avi 本实例以图10-66所示的建筑首层排水平面图的绘制为基础,来讲解其排水平面图的

绘制流程,包括建筑平面图文件的调用、绘图环境的修改、排水设备的布置、排水管线的

绘制和排水平面图的注释等。

978-7-111-47644-3-Chapter10-77.jpg

图10-66 首层排水平面图效果

10.4.1 排水平面图的创建

同绘制教学楼首层排水平面图一样,在绘制教学楼首层排水平面图时,首先调用建筑平面图绘图环境来创建排水平面图,然后新建相应的图层、文字样式等,再绘制排水管线与排水设备。

1)正常启动AutoCAD 2014软件,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单击“打开”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78.jpg,将“案例\10\教学楼首层平面图.dwg”文件打开。

2)单击“另存为”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79.jpg,将文件另存为“案例\10\首层排水平面图.dwg”文件。

3)执行“图层特性管理”命令(LA),新建“排水管线”图层,设置其颜色为“红”,单击“线型”特性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80.jpg,弹出“选择线型”对话框,显示默认的线型为“Continuous”,单击“加载”按钮,如图10-67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81.jpg

图10-67 加载线型1

4)打开“加载或重载线型”对话框,在“可用线型”列表框中选择要加载的线型,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进行加载。

5)返回到“选择线型”对话框中,选择加载的线型“DASHED”,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68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82.jpg

图10-68 加载线型2

6)返回到“图层特性管理器”中,即可将刚才加载的线型指定给该图层,如图10-69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83.jpg

图10-69 加载的线型

7)根据建立图层的方法,建立图10-70所示的其他图层。

978-7-111-47644-3-Chapter10-84.jpg

图10-70 建立其他图层

提示

AutoCAD系统的默认线宽为0.25,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对默认线宽进行设置。

执行“格式|线宽”菜单命令,弹出“线宽设置”对话框,在“显示线宽”栏中的默认线宽为“0.25mm”,在其下拉列表框中可以选择相应线宽来对默认线宽进行更改,如图10-71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85.jpg

图10-71 设置默认线宽

8)执行“文字样式”命令(ST),建立“图内文字”和“图名”文字样式,并设置相应的字体、高度和宽度因子等,如图10-72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86.jpg

图10-72 新建文字样式

10.4.2 排水设备的布置

设置好绘图环境后,接下来为教学楼首层平面图内的相应位置布置相关的排水设备。建筑中有了给水的点必定有对应位置的排水点,因此在布置排水设备之前,首先要根据“案例\10\教学楼首层给水平面图.dwg”文件,识读给水设备位置,如图10-73所示,再来安装对应位置的排水设备。

978-7-111-47644-3-Chapter10-87.jpg

图10-73 首层给排水平面图中的管线及用水设备图

提示

为了更容易地识读首层给水位置,这里只显示了给水管线与给水设备,省略了建筑轮廓。

1)选择“排水设备”图层为当前图层,执行“圆”命令(C),在左下侧两卫生间和右侧浴室相应位置绘制出4个直径为150的圆作为排水立管,如图10-74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88.jpg

图10-74 绘制排水立管

提示

在前面绘制的首层给水平面图中,布置了卫生间内的相应洁具设备,这里省略掉了卫生间洁具位置排水点的绘制,后面将专门以“卫生间排水大样图”来详细表示卫生间洁具的排水。

2)绘制“出水点”,执行“圆”命令(C),绘制直径为90的圆作为出水点,如图10-75所示。

3)绘制“圆形地漏”图例,执行“圆”命令(C),绘制半径为75的圆;执行“图案填充”命令(H),选择样例为“ANSI-31”,设置比例为“10”,对圆进行填充,如图10-76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89.jpg

图10-75 绘制出水点

978-7-111-47644-3-Chapter10-90.jpg

图10-76 绘制地漏

4)执行“复制”命令(CO),将“出水点”和“地漏”复制到与给水点对应的厨房、食堂、附属建筑、浴室和卫生室位置处,如图10-77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91.jpg

图10-77 布置出水点与地漏

5)执行“圆”命令(C),在下侧绘制半径为1110的圆;执行“偏移”命令(O),将圆向内依次偏移50和800,以作为室外污水井。

6)执行“移动”命令(M)和“复制”命令(CO),将污水井移动复制到平面图下侧相应的位置,如图10-78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92.jpg

图10-78 绘制污水井

10.4.3 排水管线的绘制

布置好相关的排水设备后,接下来绘制对应的排水管线连接排水设备。

1)在“图层”面板的图层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排水管线”图层为当前图层。

2)执行“多段线”命令(PL),设置全局宽度为“50”,分别从两个室外水井处引入连接至各用水设备排水点的管线,如图10-79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93.jpg

图10-79 绘制排水管线

提示

“排水管线”图层设置的线型为虚线“DASHED”,若绘制出的多段线为实线,可按照如下方法调整线型的比例,使虚线显示出来。

执行“格式|线型”菜单命令(或者“线型比例(LTS)”快捷命令),弹出“线型管理器”对话框,单击“显示细节”按钮,然后在“全局比例因子”输入框中输入“30”,如图10-80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94.jpg

图10-80 设置全局比例因子

3)绘制“隔油池”图例,执行“矩形”命令(REC),绘制400×500的矩形;执行“直线”命令(L),连接垂直边中点绘制一条水平线,如图10-81所示。

4)执行“移动”命令(M),将隔油池移动到由污水井引入的主管上,并修剪掉隔油池内多余的多段线,如图10-82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95.jpg

图10-81 绘制隔油池

978-7-111-47644-3-Chapter10-96.jpg

图10-82 移动隔油池到管线上

10.4.4 排水平面图的注释

绘制好教学楼首层平面图内的所有排水管线及排水设备后,下面为排水平面图内的相关内容进行文字标注,包括排水立管名称标注、排水管管径标注、图名标注等。

1)在“图层”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标注”图层为当前图层。

2)执行“多行文字”命令(MT),选择文字样式为“图内文字”,对平面图中的4根排水立管进行名称及管径标注;执行“直线”命令(L),在文字处分别绘制指引线至排水立管,如图10-83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97.jpg

图10-83 文字标注排水立管

3)利用同样的方法,执行“多行文字”命令(MT),对管道进行管径与坡度的标注,然后在水井处进行相应的文字注释,效果如图10-84所示。

提示

由于图形过大,无法看清标注的内容,这里只将安装排水设备的位置显示出来。

978-7-111-47644-3-Chapter10-98.jpg

图10-84 文字标注管径效果

4)执行“多行文字”命令(MT),选择“图名”文字样式,设置文字高度为“1000”,在图形的下方标注图名“首层排水平面图”,再设置文字高度为“850”,标注比例“1∶100”;执行“多段线”命令(PL),设置全局宽度为“100”,绘制一条与图名同长的多段线。

5)至此,该教学楼首层排水平面图已经绘制完成,如图10-66所示,按<Ctrl+S>组合键进行保存。

10.5 实例精解——卫生间给水排水详图的绘制

◎案例:案例\10\卫生间给水排水详图.dwg

◎视频:视频\10\卫生间给水排水详图的绘制.avi

在绘制卫生间给水排水平面图时,首先将准备好的卫生间平面布置图打开,并另存为新的文件,根据要求建立“给水”和“排水”图层,再绘制给水的“出口设施”和给水立管线,以及排水孔和排水立管线,然后进行给排水管线的文字标注和图名标注。其绘制完成后的效果如图10-85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99.jpg

图10-85 卫生间给水排水平面图效果

1)启动AutoCAD 2014软件,选择“文件|打开”菜单命令,将“案例\10\卫生间平面图.dwg”文件打开,如图10-86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00.jpg

图10-86 打开的文件

2)选择“文件|另存为”菜单命令,将该文件另存为“案例\10\卫生间给排水详图.dwg”文件。

3)选择“格式|图层”菜单命令,新建“给水”和“排水”两个图层,如图10-87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01.jpg

图10-87 新建的图层

4)在“图层”工具栏的“图层控制”下拉列表框中,将“给水”图层置为当前图层。

5)使用“直线”命令绘制一个“+”型图形对象,其线段的长度均为100,并将其颜色设置为蓝色,使之成为出水设施。

6)使用“复制”命令(CO),将绘制的“出水设施”复制到相应的位置,如图10-88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02.jpg

图10-88 复制“出水设施”

7)使用“多段线”命令(PL),将复制的“出水设施”进行连接,其多段线的宽度为10,从而完成给水立管,如图10-89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03.jpg

图10-89 绘制的给水立管

8)使用“圆”命令(C),在图形下侧的位置绘制半径为50的圆,并将其颜色设置为蓝色,再将圆移至给水立管的设计位置,如图10-90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04.jpg

图10-90 绘制好的给水立管

9)在“图层”工具栏的“图层控制”下拉列表框中,将“排水”图层置为当前图层。

10)使用“圆”命令(C)绘制半径为30的小圆,再使用“复制”命令(CO)将其复制到便器和洗脸盆的相应位置,从而完成排水孔的绘制,如图10-91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05.jpg

图10-91 绘制并复制圆

提示

用户在此处绘制的小圆,可将其线型设置为实线。

11)使用“多段线”命令(PL)将复制的圆进行连接,其多段线的宽度为10,从而完成排水立管的绘制,如图10-92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06.jpg

图10-92 绘制好的排水立管

提示

绘制的排水立管线型为粗虚线,因此用户可在AutoCAD环境中执行“格式|线型”菜单命令,设置线型的全局比例为“300”。

12)使用“插入块”命令(I),将“案例\10\地漏.dwg”图块文件插入到相应的排水立管位置,使用“复制”命令(CO)将半径为50的圆复制到排水立管的设计位置,如图10-93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07.jpg

图10-93 插入地漏并复制圆

13)在“图层”工具栏的“图层控制”下拉列表框中将0图层置为当前图层。

14)使用“多段线”和“文字”等命令,对给排水立管线及其图名、比例进行标注,如图10-94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08.jpg

图10-94 文字标注的效果

15)至此,该卫生间大样详图已经绘制完成,按<Ctrl+S>组合键保存。

10.6 专业讲解——室内电气施工图的概述

从目前来看,与建筑装修工程有关的电气安装施工图样资料主要有电气平面图、系统图、电路图、设备布置图、综合布线图和图例和设备材料明细表等几种。

10.6.1 室内电气线路图的组成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中的电气线路主要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1)进户线:进户线通常由市电的架空线路引进建筑物的室内。如果是楼房,线路一般是进入楼房的二级配电箱前的一段导线。

2)配电箱:进户线首先是接入总配电箱(盘),然后再根据需要分别接入各个分配电箱(盘)。配电箱是住宅电气照明工程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城市住宅多数用明装(嵌入式)的方式进行安装,绘制时只绘出电气系统图即可。

3)室内照明电气线路:分为明敷设和暗敷设两种施工方式,其中暗敷设是指在建筑墙体内和顶棚内采用线管配线的敷设方法进行线路安装。线管配线就是将绝缘导线穿在线管内的一种配线方式,常用的线管有薄壁钢管、硬塑料管、金属软管和塑料软管等。在有易燃材料的线路敷设部位,必须标注焊接要求,以避免产生打火点。

4)熔断器:为了保证用电安装,应根据负荷,选定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熔断器。

5)灯具:建筑住宅常用的有吊灯、吸顶灯、壁灯、荧光灯和射灯等。在图样上以图形符号或旁标文字表示,进一步说明灯具的名称、功能。

6)电子电气元件和用电器。主要是各种开关、插座和电子装置。插座主要用来插接各种移动电器和家用电器设备,应明确开关、插座是明装还是暗装,以及它们的型号;而各种电子装置和元器件则要注意它们的耐压和极性。其他用电器还有电风扇、空调器等。

10.6.2 室内电气照明平面图的识读

图10-95所示是一个较简单的照明平面图,阅读电气照明平面图时,应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978-7-111-47644-3-Chapter10-109.jpg

图10-95 电气照明平面图

1)从建筑平面图来看,这是一梯三户的单元式住宅类型。

2)在楼梯间设有照明配电箱(盘),旁边带有圆黑点的双向箭头表示该电源线是上下引通的干线。

3)在每层的照明配电箱(盘)上,需要引出3家送电的3条线路,右户为N1、中户为N2、左户为N3。

4)该层楼梯间的进户门处各有一门灯。它们的数字和文字符号的意义为:“3”为三盏灯;分母“2.2”为灯具距离楼层地面的高度;分子“10”为每盏灯的功率;“HM”按照文字符号所表达的含义为座装。根据图形符号的表示还可以看出门灯为壁灯。

5)该层左右两户的建筑和照明布局是对称布置的,因此只要了解其中的一户即可。以右侧住宅照明布局为例,该户包括两室、一厅、一厨和一厕,共5盏灯。

10.6.3 电话施工图的基本图例

电气图应用的图形符号引线一般不能改变位置,但某些符号的引线变动不会影响符号的含义,因此引线允许画在其他位置。电气安装施工基本图例如表10-3~表10-6所示。

表10-3 线路走向方式代号

978-7-111-47644-3-Chapter10-110.jpg

表10-4 灯具类型型号代号

978-7-111-47644-3-Chapter10-111.jpg

表10-5 照明开关在平面布置图上的图形符号

978-7-111-47644-3-Chapter10-112.jpg

表10-6 插座在平面布置图上的图形符号

978-7-111-47644-3-Chapter10-113.jpg

10.7 实例精解——室内电气开关线路图的绘制

◎案例:案例\10\室内电气开关线路图.dwg

◎视频:视频\10\室内电气开关线路图的绘制.avi

灯具开关布置图的绘制主要包括灯具、开关和连接线路。通常的绘制过程是:先布置配电箱和灯具,再布置开关,最后用线路连接各电气设备。在本实例中,可直接将已绘制好的灯具元件布置在相应的位置,然后使用不同的线宽将这些灯具元件连接起来。其效果如图10-96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14.jpg

图10-96 室内电气开关线路图效果

1)启动AutoCAD 2014软件,选择“文件|打开”菜单命令,将“案例\10\顶棚平面图.dwg”文件打开,再选择“文件|另存为”菜单命令,将其另存为“案例\10\室内电气开关线路图.dwg”。

2)在“图层”工具栏的“图层控制”下拉列表框中,将“标高”“尺寸”和“文字”图层关闭,再将不需要的图形对象删除,只保留墙体、顶棚造型及灯具对象,如图10-97所示。

3)选择“文件|打开”菜单命令,将“案例\10\灯具开关图例.dwg”文件打开,如 图10-98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15.jpg

图10-97 编辑整理后的顶棚平面图

978-7-111-47644-3-Chapter10-116.jpg

图10-98 灯具开关图例

4)按<Ctrl+A>组合键将当前视图中的所有对象全部选中,再按<Ctrl+C>组合键将其全部复制到内存中。在“窗口”菜单下切换到“灯具开关布置图.dwg”文件,然后按<Ctrl+V>组合键将内存中的对象粘贴到当前“灯具开关布置图.dwg”文件的左下侧,如图10-99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17.jpg

图10-99 复制的灯具开关图例

开始布置客厅灯具开关,将常用的电气图块调入图中。首先复制一个双联开关至入口左侧墙上,分别用来控制入口右侧的两个射灯和入口顶棚上的4盏筒灯,如图10-100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18.jpg

图10-100 插入的电气图块及名称

5)单击“图层”工具栏中的“图层特性”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119.jpg,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面板,单击“新建图层”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120.jpg,创建新“照明线”图层,设定图层颜色为红色,并单击“置为当前”按钮978-7-111-47644-3-Chapter10-121.jpg,如图10-101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22.jpg

图10-101 创建“照明线”图层

6)使用“多段线”命令(PL),将线宽设为“20”,将灯具与开关连接起来,如图10-102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23.jpg

图10-102 绘制灯具开关连线

7)重复前面的步骤,在书房外墙上布置两个三联开关,餐厅吊灯、顶棚圆形光檐及书房外走廊筒灯接一个三联开关,另一个三联开关分别控制客厅吊灯、矩形光檐及光檐周边一圈筒灯,再绘制一单联开关控制阳台吸顶灯,如图10-103所示。

8)绘制主卧室灯具开关的连线布置图。将一个单联开关和两个双控开关复制到主卧室入口左侧墙上和床头柜墙上,单联开关连接控制入口筒灯,两个双控开关连接控制吸顶灯,如图10-104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24.jpg

图10-103 餐厅与客厅灯具开关连线图

978-7-111-47644-3-Chapter10-125.jpg

图10-104 主卧室灯具开关连线图

9)重复前面的步骤,分别绘制出书房、卫生间、次卧室、阳台、厨房的灯具开关连线布置图,如图10-105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26.jpg

图10-105 各房间灯具开关连线图

10)将“配电箱”图块复制到图中入户门右侧墙上,如图10-106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27.jpg

图10-106 插入配电箱

11)新建“回路线”图层,图层颜色设为蓝色,并置为当前层。

12)使用“多段线”命令(PL),设定线型宽度为“40”,依次连接配电箱、厨房、卧室、卫生间、书房和主卧室开关,完成第一条照明回路,如图10-107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28.jpg

图10-107 绘制第一条照明线路

13)重复上一步骤,完成绘制另一条照明回路,如图10-108所示。

978-7-111-47644-3-Chapter10-129.jpg

图10-108 绘制第二条照明线路

14)将“文字”图层置为当前图层,使用“单行文字”命令对其进行图名及比例标注。

15)至此,该灯具开关布置图已经绘制完毕,如图10-96所示,按<Ctrl+S>组合键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