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大面积产量表现
粳稻的产量优势在生产中也有突出的表现,目前我国粳稻生产面积已经达到1.5亿亩,大面积平均单产显著高于籼稻。据对我国2001~2011年籼稻、粳稻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粳稻平均单产比籼稻高75~90千克,增产幅度达到15%~22.4%,随着时间推移不仅产量越来越高,增产幅度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见表2-6。
表2-6 我国2001~2011年籼、粳稻产量比较
续表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粮食生产数据库、中国年鉴信息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和中国水稻信息网。
粳稻在豫南晚播情况下同样表现高产稳产。大面积生产每亩产量在600千克左右,小面积高产田块可以达到700~800千克,比籼稻增产50~100千克。表2-7所示是2015年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国家籼稻区域试验和粳稻引种鉴定试验(采用两段栽培技术)随机抽取的部分品种(区域试验没有品种名称)小面积理论产量结果,尽管试验田块和栽培方法存在一定差别,但仍然可以从中看出与籼稻相比豫南晚播粳稻的产量优势。
表2-7 粳稻与籼稻产量比较(2015)
另外,豫南麦茬稻区粳稻的产量优势更为突出。豫南籼稻适宜播种期为4月中下旬,而小麦收获腾茬期在6月上旬,麦茬秧龄一般40天以上,而因季节矛盾、水源等原因有的甚至超过60天。秧龄过长不仅造成秧苗素质差,个体瘦弱,而且低位分蘖节位错过分蘖时期,本田分蘖节位高,分蘖成穗时间短,穗型小,抽穗不整齐,成穗率低,严重的还会造成部分不能安全齐穗。因此,麦茬籼稻一般表现减产,正常情况下比春茬籼稻每亩减产50~75千克。而粳稻播种期在5月中下旬,粳稻播种至小麦腾茬只有15~20天,粳稻无论是采用机插秧、抛秧还是人工手插秧都可以保证适龄移栽,大幅度缩短秧龄期,提高水稻产量潜力。按照不同秧龄和不同类型品种潜力推算,麦茬粳稻亩产量至少要高于麦茬籼稻100~150千克。这也是为什么豫南麦茬稻区粳稻发展速度快于一季春茬稻区的根本原因。
由于粳稻的产量优势,豫南“籼改粳”可使豫南水稻生产潜力提高6亿千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