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部形态鉴定幼穗分化时期的方法

(三)从外部形态鉴定幼穗分化时期的方法

从外部形态鉴定幼穗分化时期,对正确进行田间管理有重要意义。

1.常用的诊断方法

(1)叶龄余数法。主茎上还未抽出的叶片叫叶龄余数。心叶内始终包有3片幼叶和1个原基,当幼穗第1苞分化时正值倒4叶抽出过程中。

1)穗轴分化期:倒3.5叶左右到倒4叶后半期。

2)枝梗分化期:倒3叶整个出叶期,一次枝梗始于倒3叶,二次枝梗始于倒2.5叶左右。

3)颖花分化期:倒2叶出生到剑叶初,共1.2个叶龄。颖花分化始于倒2叶,雌雄蕊形成始于倒1.5叶左右。

4)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期:花粉母细胞形成始于倒0.8叶龄期,减数分裂集中在倒0.4~0.1叶龄。

5)花粉充实完成期:始于倒0~0.1叶龄,整个孕穗期。

(2)叶耳间距法。剑叶叶耳与其下叶叶耳的距离称为叶耳间距,以厘米表示。剑叶叶耳低时为负、平时为0、高时为正。一般文献记载:小于10厘米时为减数分裂始期,0时为减数分裂盛期,大于10厘米时为减数分裂终期。

(3)以幼穗和颖花长度鉴别。幼穗长0.5~1.0毫米,有苞毛覆盖,为二次枝梗分化期;幼穗长5~10毫米,为雌雄蕊形成期;幼穗长1.5~4.0厘米,为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幼穗及颖花达全长的一半时为减数分裂期;幼穗及颖花接近全长时,为花粉充实完成期。

(4)以出穗前日数推断。第1苞分化在出穗前29~35天,二次枝梗分化在出穗前20~25天,减数分裂期在出穗前10~15天。

(5)伸长节间法。据江苏农学院的观察,各伸长节间的伸长,与幼穗分化时期有一定关系。有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基部第1个伸长节间伸长期,幼穗进入枝梗分化期。

2.田间检查法 在豫南地区,种植户常用田间间接检查法,即根据水稻植株内部发育与外部形态的相关关系进行判断,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性强。田间间接检查法主要有:

(1)根据拔节情况推断幼穗发育时期。水稻拔节后,自上而下第5节间开始伸长时,幼穗开始分化。具有5个伸长节间的中熟品种,拔节时正是幼穗开始分化的时候;具有6或7个伸长节间的晚熟品种,则第2或第3个节间拔节时,幼穗才开始分化。

(2)根据葫芦叶推断幼穗分化。葫芦叶出现在幼穗分化期,由拔节引起。拔节后,叶鞘的卷抱变紧,导致新出生的叶片在生长过程中被前1叶叶枕箍勒所形成。具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一般拔节与倒3叶同时生长,后3片叶(倒3叶、倒2叶和剑叶)为葫芦叶。第1片葫芦叶刚抽出时幼穗分化处于1期初,第2片葫芦叶刚抽出时幼穗分化处于3期,第3片葫芦叶刚抽出时幼穗分化处于5期初,葫芦叶全部抽出时幼穗分化进入8期。

(3)根据水稻“抽长叶”判断拔节期。水稻分蘖晒田期间,外观上可看出新抽出的叶片比前期叶片明显伸长,俗称为“抽长叶”,此时表明水稻开始拔节,生育时期处于拔节期,是水稻由营养生长转入到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