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需肥规律
2025年09月26日
(四)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水稻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之多,除碳、氢、氧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中,一般不作为肥料外,其余的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前者如氮、磷、钾、硫、钙、镁等,后者如铁、锰、硼、锌、铜、钼、氯等。在水稻生长发育时,若缺少某种营养元素,作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就会受到阻碍和破坏,使根、茎、叶、花和籽实等发生特有的症状。一般每生产稻谷500千克需氮9.0~12.5千克、磷4.0~6.0千克、钾10.5~15.0千克,氮、磷、钾的需肥比例约为2∶1∶3,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的产量,改善大米品质。水稻对磷的吸收是分蘖至幼穗分化期。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增强分蘖,增加淀粉合成,促进籽粒充实。水稻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其次是分蘖至穗分化期。钾是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和体内运输时必需的营养,能提高根的活力、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御病虫害的能力。另外,硅和锌两种微肥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水稻茎叶中含有10%~20%的二氧化硅,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起到增产的作用,并能提高稻米品质;锌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降低空秕率,起到增产作用,在石灰性土壤上作用较明显。硅、锌肥施用在新改水田、酸性土壤以及冷浸田中作用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