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
(一)主要技术内容及特点
使用与各类拖拉机、水田耕整机等动力机械配套的旋耕机、铧式系列犁、水田埋茬打浆机、水田耙等作业机械来完成育秧、插秧(或直播、抛秧)前的大田耕、耙、耖(平地)等作业的技术。
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少(免)耕耕作栽培技术不断应用和发展。
(2)以旋耕为主简化耕整工艺正逐步替代干耕晒垡—耙地—平整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的耕作工艺。
(3)组合式耕作栽培机械化技术由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越来越受人们青睐。
目前水田耕整地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旱耕型和水耕型。具体有旱耕水整、水耕水整、旱旋灭茬水整、带水旋耕平整等。
(二)作业要求
因机械化插秧具有定苗定穴、栽深一致等特点,对大田耕整有一定技术要求,耕整地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插作业质量。机插大田耕整要求田面平整,高低不过寸,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
1.耕深一致 犁耕作业控制在15厘米以内,无漏耕,无暗埂,无暗沟。
2.上细下粗 田块通过耕整后土壤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插秧机工作时不下陷,不拥泥。
3.地面平整 地块通过耕整后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田面整洁,无残渣,无凸起。
4.泥水分清 水田耕整后,田块必须适度沉实,保持水层2~3天,水层适中,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
5.沉实土壤 综合土壤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进行病虫草害的防治。不宜现整现插,一般沙质性田沉实1天,黏性土质田则应沉实2~3天。
(三)机械化耕整地的安全操作
(1)严禁用倒挡作业。田间地头转弯时,应将机具略微提升,以减少转弯阻力,避免损坏工作部件。转移地块和调整机具时,机具的工作部件要停止转动。
(2)手扶拖拉机耕深的调整要用尾轮或滑板(水耕时用)控制。松开尾轮座上的箍紧手柄,将尾轮外管上、下移动,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尾轮的位置高低。一般情况下,可旋转手柄来调节耕深。使用中应尽量使外管位置适当,再利用手柄进行少量的调整。
(3)犁耕作业时应注意耕作方向,尽可能在田块中只留一条大垄或大沟;应尽量避免犁具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以防犁架变形。
(4)拖拉机带的旋耕机,万向节工作时两端应接近水平。万向节在工作状态提升时,要减慢旋转速度,且应限制提升高度,使万向节两端夹角不超过30°。
(5)工作时,旋耕机后和机上禁止站人,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6)由拖拉机动力驱动的农具,要求驾驶人员特别注意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切断动力,以免意外事故发生。
(7)停车时,应将旋耕机降落着地,不得悬挂停放。
(四)代表机型
1.1GQNS-180S型旋耕机
(1)适用范围:稻茬田旱耕、旱耙,水耕、水耙,耕耙整地。
(2)配套动力:50马力(非法定计量单位。1马力=0.735千瓦。农用机械使用)。
(3)结构质量:405千克。
(4)外形尺寸:1 020毫米×2 106毫米×1 152毫米。
(5)作业幅宽:1 800毫米。
(6)生产效率:3.7~9亩/小时。
豫南稻区对大田旋耕作业的总体要求是:旋耕深度10~15厘米,不重不漏;田块平整无残茬,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表土软硬度适中,泥脚深度小于30厘米。
前茬作物收获时必须进行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撒。如果前茬为小麦,则机收时应进行秸秆粉碎,留茬高度应小于15厘米;若机收时未进行秸秆粉碎,则应增加一次粉碎作业或将秸秆移出大田。
旋耕作业时要控制深度在15厘米以内,耕深稳定,残茬覆盖率高,无漏耕等现象。
旋耕易诱发杂草,作业时要配合化学除草。
旋耕后的稻田易脱肥,旋耕作业应结合施用有机肥及其他基肥,使肥料翻埋入土,或与土层混合。
2.1BSQ-23型水田驱动耙
(1)适用范围:用于插秧前耙田整地,与30~50马力拖拉机配套。
(2)耙幅:2.3米。
(3)结构质量:310千克。
(4)作业速度:3~5.5千米/小时。
(5)耙辊直径:37厘米。
(6)耙辊转速:200~260转/分。
(7)外形尺寸:898毫米×2 440毫米×1 125毫米。
3.1LY—820驱动圆盘犁
(1)适用范围:用于水、旱地的耕翻作业,特别适合高留茬地的耕作。
(2)配套动力:36.8千瓦(50马力)拖拉机。
(3)耕宽:160厘米。
(4)耕深:14~18厘米。
(5)圆盘直径:500毫米。
(6)圆盘转速125~130转/分。
(7)耕作速度:5.2~6.7千米/小时。
(8)外形尺寸:1 820毫米×1 870毫米×1 066毫米。
4.1BMQ型系列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
(1)适用范围:在已耕地浸泡12小时后作业,适宜沙壤土、黏土。
(2)配套动力:40~90马力。
(3)工作幅宽:1.6~2.5米。
(4)埋茬深度:5~10厘米。
(5)起浆深度:3~6厘米。
(6)碎土率:>90%。
(7)耕后地表平整度:>85%。
5.水田激光平地机
(1)适用范围:水田播、插、撒、抛前带水作业平整。
(2)外形尺寸:4 074毫米×1 385毫米×1 204毫米。
(3)整机质量:1 064千克。
(4)配套动力:≥80马力。
(5)铲土深度:50~100毫米/次。
(6)平地精度:±(1.0~1.5)厘米(凸凹度)。
(7)工作半径:≤300米。
(8)作业幅宽:4.0米。
(9)作业速度:5~8千米/小时。
激光平地技术是目前世界先进的平地技术。1PJ系列水田激光平地机可与多种水田动力底盘相连接,包括乘坐式插秧机和轮式拖拉机。作业后水田平整度小于3厘米,作业效率大于4亩/小时,适用于水田播、插、撒、抛前带水作业平整。
生产应用表明,采用水田激光平地技术,在高低差不超过15厘米的地块可一次完成平地作业,土地平整精度可达±1厘米;高低差超过15厘米的地块可进行两次平地作业,直到达到标准为止。该系列机械特别适合水田改造作业,尤其是土质松散、黏性低的地块作业效果更好。如地块坡度较大,可先用推土铲进行粗略平整后再用该机进行精细平整;如地块土质较硬,可先松耙后再进行精细平整。
实际应用表明,在用激光平地机作业后的地块种植水稻,可提高肥药利用效果,节约灌溉用水,增产增收。
1PJ系列激光平地机主要由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控制器、液压控制系统和刮土铲五大部分组成。
利用置于地块中的激光仪发射出的360°旋转激光光线所形成的平面作为待整平地的基准面,安装在刮土器上的激光接收器接收到激光信号后转换成电信号,并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则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液压油缸工作,实现刮土器的升降,随着机车的前进即可完成平地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