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秆的分化发育

(一)茎秆的分化发育

1.茎的生长方式 稻茎的初期生长,是由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形成新的茎节和叶子,称为顶端生长。而在节间基部保留的分生组织即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活动,使茎节继续伸长,当基部节间进行居间生长开始伸长时,出现所谓拔节。稻茎的生长,由顶端生长和居间生长组成,由顶端生长开始,由居间生长结束。

2.茎秆的分化发育过程 茎秆的分化发育可分为4个时期:

(1)节和节间分化形成期。据日本人川原治之助的研究,当某一叶露尖时,该叶叶鞘所抱节间的维管束数已被决定。另据日本人松岛省三的研究,茎基部第1节间的直径与每穗粒数之间呈密切的正相关。茎内大维管束数和穗部一次枝梗数是呈正相关的。由此可知,对穗部性状有影响的第1节间的维管束分化,在“主茎叶数减去伸长节间数减1”的叶龄之前已经决定。为壮秆大穗,要在该时期满足茎秆组织分化需要的氮素等矿物质营养和光照条件。

(2)节间伸长期。出叶与节间伸长有同伸关系。N叶抽出时,(N-1)~(N-2)节间伸长。如以倒数叶龄,明确基部第1伸长节间的伸长时期,可用“伸长节间数减2”来表示,即具有6、5、4、3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其基部第1伸长节间的伸长,分别处于倒4、3、2、1叶的抽出期,基部第2节间伸长期处于倒3、2、1叶及孕穗期。所以为壮秆防倒,控制基部1、2节间伸长,运用上述倒数叶龄期是很方便的。控制节间伸长的主要条件是降低体内含氮水平和增强光照条件。

(3)物质充实期。节间伸长后开始充实,是决定抗折断力和抗病虫能力的时期。出叶与节间伸长、节间充实之间,大体有如下关系:N叶抽出=(N-1)~(N-2);节间伸长=(N-2)~(N-3);节间充实=(N-3)~(N-4),即节间充实完成。如具有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倒2叶抽出时,基部第1节间开始充实,剑叶抽出叶充实完成。孕穗期基部第2节间才完成充实。茎秆充实的物质来源,主要来自该节间两端二叶的光合产物,所以不宜过早封行,即在基部节间完成充实后封行,使基部叶片仍能受光(1 500~2 000米烛光以上),对防止倒伏有重要作用。此外,要控制氮素,增加磷钾肥,以提高茎秆充实期体内碳素代谢水平,有利于茎秆的健壮。

(4)物质输出期。水稻抽穗开花后,茎秆中储藏的淀粉、部分半纤维素等,分解成可溶性糖向穗部转移,结实期叶和根的活力及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是转移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