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粳稻种植区域分布
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 860万~3 000万公顷,其中粳稻为1 000万公顷,约占总面积的1/3。我国粳稻种植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粳稻区、以江苏省为核心的江淮粳稻区和以云南省为核心的云贵高原粳稻区,其中北方粳稻区又包括东北粳稻区、华北粳稻区和西北粳稻区。粳稻种植最集中的是东北粳稻区和江淮粳稻区,种植面积分别占粳稻总种植面积的50%和37%。东北粳稻区每年4~5月开始种植,当年9~10月收获,一年种植一季;江淮粳稻区每年5~6月种植,当年10~11月收获,一般与小麦或油菜轮作。粳稻产区主要包括黑龙江、江苏、吉林、辽宁、云南、浙江、安徽、山东、上海、河南、河北、内蒙古、湖北、宁夏、甘肃、四川、江西、湖南等24个省(区、市)。但种植面积分布极不平衡,超过10万公顷的省区有10个,但超过20万公顷的省区仅有7个,为黑龙江、江苏、吉林、辽宁、云南、浙江、安徽。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12年7省粳稻产量占全国的90%左右,其中黑龙江粳稻产量为2 196万吨,所占比例为34%;江苏粳稻产量为1 636万吨,所占比例为25%,两省产量合计约占全国的61%。2001年以来,我国粳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12年粳稻种植面积为856万公顷,比2001年增加177万公顷;2012年粳稻产量为6 444万吨,比2001年增加1 810万吨,均创历史新高。2016年达到1 000万公顷。具体见表4-1、表4-2。
表4-1 2001~2012年我国粳稻播种面积和产量 (单位:千公顷、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表4-2 2011~2012年我国粳稻主产省播种面积和产量 (单位:千公顷、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北方粳稻占中国粳稻总产量的50%左右,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十年间东北粳稻的面积和产量几乎都增加了一倍。久负盛名的东北粳稻比南方粳稻米饭风味要好,是由其地理条件、灌浆成熟期的积温、昼夜温差、光照等条件决定的。
粳稻灌浆成熟期的温度和昼夜温差是决定食味的主要因素,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属于高寒温带一季稻区,灌浆期平均温度可保持在20~26℃,昼夜温差可达到10℃以上。北方粳稻均为一季稻区,通常按生育期划分为早粳、中粳、晚粳三种类型。
南方粳稻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省,其中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南方粳稻的碾米品质较好,因受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改良方面难度较大。云贵高原粳稻通常生长在海拔1 6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灌浆成熟期的温度和昼夜温差与北方粳稻类似,米饭味道风味较好,只是稻米商品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