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示错
2025年10月24日
语音示错
一位老师在上课时发现一个学生在对另一个学生搞恶作剧,便故意把“祟”读成“崇”“你鬼鬼崇崇在干什么?”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而闹恶作剧的同学则尴尬地哭笑不得。当然,这种方法运用时要让人知道你是在说错做错,而非真的做错说错。这就应该注意两点:第一,让大家都确信你不可能不懂不会,显示出你的“故意”;第二,在说到“错”的地方,语调可以特别地拉长或加以其他变化,以示不是一般出错。
下面一类是由于谐音无意中“撞车”而造成的。
据《笑史》记载,一人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问一地方小官吏:“此间有高才吗?”官吏误以为问的是高明的裁缝师傅,顺口答道:“有。”并把他叫了来,读书人问:“‘贫而无谄’,如何?”“‘裙而无裥’,使不得。”“‘富而无骄,’如何?”“‘裤而无腰’也使不得。”读书人听后大怒:“走!”答道:“若是皱,小人有熨斗在此。”
此则幽默之所以可笑,一是问者的问题与答者的答案风马牛不相及,问者一个劲儿地问,答者一个劲儿地答,且三句不离本行,从而让人在不统一、不协调中体味到谐趣;二是造成误解的原因是“高才”与“高裁”、“贫而无谄”与“裙而无裥”、“富而无骄”与“裤而无腰”、“走”与“皱”谐音,错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