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言妙语,可助你摆脱危机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不遇到危境。有些人一遇到险境,就惊慌失措,其结果不但使财产受到了损失,而且身体也遭到了伤害;有些人遇到险境时,则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因而确保了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故本文特谈谈摆脱危境的语言艺术。
以刚制刚 1992年8月的一天,刘某去湖南娄底火车站售票厅购买车票。他刚踏进售票厅,有人故意挤在他的前面,一不小心,刘某踩着了这人的脚后跟。刘某连忙向他赔礼道歉。这人却勃然大怒,紧接着又围上来两三人,这几人一齐对刘某大声喝道:“你踩了别人的脚,拿钱出来,不然没有好果子吃!”说完一人拔出匕首在刘某胸前晃了晃。刘某见这些人来势凶猛,立刻镇定了情绪,也大声喝道:“你们敢怎样?要打奉陪到底,要钱一个也没有!”说完,也拉开了防卫的架势。这些人一看刘某这种凛然的姿态,一听这刚硬的语言,一时乱了阵脚,其中一人悻悻地说:“好,算你有种!”然后带着那几个灰溜溜地走了。
无独有隅,1994年11月的一天早晨,刘某在贵阳火车站下车后,走到遵义路200米处时,有两人迎面走来,其中一人故意朝刘某撞了一下。刘某不予理睬。这两人立刻大声喝道:“大清早为什么撞人,懂事点,把钱拿出来!”刘某同样大声喝斥道:“你们自己懂事点,要钱到派出所去!”话音刚落,其中一人挥拳朝刘某打来。刘某立刻用手提包挡住,然后又喝斥道:“你们敢打吗?我奉陪到底!”这时匆匆走来一人(同伙),连忙把他们拉走了。
显然,这两伙抢劫犯都以同样的手段,先是挑起事端,接着企图恃强凌弱,抢劫刘某的财产,刘某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镇定自己的情绪,以强硬的语言喝斥抢劫犯,使他们觉得来者不善,因此只得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刘某也就这样摆脱了危难。
一般来说,这类抢劫犯表面看来十分刚强,实际上内心是虚弱的,也就是说是外强中干的。因此凡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运用强硬的语言,就可以镇住他们,从而达到摆脱险境的目的。诚然,运用以刚制刚的语言艺术,一定要理直气壮,要使语言具有一种锐不可挡的力量。
以柔克刚 有时候运用柔性的语言也可以摆脱危险的处境。一次,一个盗窃犯闯进李某的住宅,翻箱倒柜,翻出了李某家中仅有的1000元钱,恰好这时,李某从外回家。碰到这种情景,李某顿时也慌了手脚,盗窃犯也有点慌张。然而,盗窃犯一下子就镇定了情绪,并企图强奸李某。李某想了想,不无伤感地对盗窃犯说:“我丈夫正在医院住院,你拿的1000元钱是他的救命钱啊!你会要这救命钱吗?最近半个月,我每天都在医院照看丈夫,也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我们的命真苦啊!”盗窃犯听了李某这一席话,似乎良心得到了发现,连忙退出了李某的住宅。
李某就凭着这柔性的语言制服了犯罪分子,使犯罪分子中止了自己的犯罪行为,从而摆脱了危难,可以想象,如果李某在当时的情况下,不使用柔性语言,那么不但1000元钱会被盗走,甚至还会被强奸。柔性的语言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这是因为柔性语言能唤醒人的良知,并且会使实施犯罪的人产生一种同情的心理,进而放弃自己的犯罪行为。
晓以利害 相传汉代时期,有一位骗子来见汉武帝,说是带了一种“不死药”进贡给皇上。汉武帝听说吃了这种药可以使人不死,非常高兴,给了那骗子一笔厚厚的奖金。当时东方朔正在武帝身边,他上前拿起那药问汉武帝:“这东西可以吃吗?”汉武帝回答:“当然可以。”于是东方朔一口吃了下去,汉武帝见东方朔吃了药,立即暴跳如雷,喝令把东方朔带下去斩首。就在这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东方朔对武帝说:“我刚刚吃了‘不死药’,现在却马上去死,可见那就是死药。刚才那人拿死药当不死药来奉献陛下,明明是在欺骗你,犯了欺君之罪,更何况我是经你允许才吃的啊!可见是不该死的。今天你如果处死我,只会让天下人晓得,陛下常被人骗,因此陛下的话也不能相信。”汉武帝听后立刻陷入了沉思之中,一会儿就下令免除了东方朔的死罪。
不难看出,东方朔之所以摆脱了危难,这是因为他使用了晓以利害的语言艺术。东方朔从两个方面分析皇帝杀害他势必带来两个不利的后果,其一说明了皇帝经常被人欺骗,因而损害了尊严;第二如果杀东方朔,以后就没有人相信他了,这样就会动摇皇帝的政权。皇帝正是从东方朔的语言中发现了杀害东方朔将会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因素,因而免除了他的死罪,东方朔也就摆脱了危难。
在现代,运用这种语言艺术也是很奏效的。甘某与孙某因合伙经营而发生了矛盾,甘某对孙某怀恨在心。一天,甘某纠集了一伙人闯进了孙某家,企图用武力报复孙某。在这种情况下,孙某对这伙人说:“你们要打死我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就我一个人在家,而且不准备反抗。不过,打死或打伤我后,这个案子很快就会破获。毫无疑义,你们都成了犯罪分子,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一旦受到法律的制裁,你们这些人都上有老,下有小,将来谁去养活他们?你们一时的行为就会使他们受苦,不知你们想到没有,更何况你们又不是为了自己的事情,而是为他人去报复杀人或伤人的,这值得吗?”那些人听后,偃旗息鼓,很快就离开了孙某家。不难看出,孙某在这危难之时,首先指出对方的行为将触犯法律,而触犯法律必然受到法律制裁,而且受到法律制裁就会给亲人造成生活上的痛苦。孙某的分析有理有利,使对方看到了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因此只得撤离。孙某也就达到了摆脱危难的目的。
运用晓以利害的方法摆脱危难,其语言一定要充分地揭示对方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使其在心灵上引起强烈的震动而收敛自己的行为。
巧说谎言 所谓巧说谎言是指自己在遇到危难之际,急中生智,巧妙地利用谎言镇住或制服制造危难的人,从而迫使其停止危害行为。例如一天下午,赵小姐从姨母家返回,当走到一条山沟边时,突然从山中窜出一歹徒,企图强奸赵小姐,赵小姐连忙大喊:“哥,快来啊!”歹徒听到喊声,以为赵小姐的哥哥就在后面,就赶快溜走了。赵小姐就这样摆脱了危难。
又如,戴小姐和王小姐到贵阳大街上购买物品。当戴小姐从一小贩手中拿起衣服观看时,发现质量非常低劣,于是将衣服退给小商贩。小商贩坚决不接,并还叫来几个同伙,非要戴小姐拿100元钱将这件劣质衣服买走,否则就要打她。就在这时,戴小姐对王小姐说:“小王,去叫我哥哥来,他就在前面岗亭执勤。”这伙欺行霸道的家伙听后向前看去,果然有一民警在执勤,气焰顿挫,立即对戴小姐说:“对不起,你不买就算了。”戴小姐就这样摆脱了无理的纠缠和可能出现的危难。
显然,戴小姐所说的是谎言,执勤的民警根本不是戴小姐的哥哥,但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却吓住了这些违法犯罪分子。这是因为违法犯罪分子惧怕被害人以外的正义的力量,诚然,说谎言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在违法犯罪分子看来是真实可靠的,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真正摆脱危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