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
2025年10月24日
趋利避害
在论辩赛中,如果抽到辩题对己方不利,应对辩题所包含的“利”与“害”因素作认真地分析,在破题时“趋利避害”,化害为利,就能使己方摆脱被动局面,争取主动地位。
例如,1993年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论辩赛的决赛,辩题是“人性本善”。这个辩题持正方观点的应该说是占优势的,因为传统思想及人们的思维定势都是认为“人性本善”。然而反方复旦大学破题时“趋利避害”,指出:人性本恶,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即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是“恶”的,但人除了自然属性外还有社会属性,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可以向“善”。这样破题就合乎情理,比“本恶论”更能让人接受,因此,在这场论辩中占了上风。
综上所述,可见在论辩赛中,抽到的辩题于己方不利并不要紧,只要根据辩题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开拓思路,挖掘要义,变换角度,别出心裁地破题,就一定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总之,论辩赛中的破题优势是制胜的第一步,它就像围棋中的布局一样,对棋局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如果真想夺得论辩赛的胜利,就必须认真研究破题的技巧。对抽到“下下签”的一方来讲,这个问题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