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上——最能表现演讲主题的材料

内容上——最能表现演讲主题的材料

1.一件难忘而激动人心的事情。这是论证、说明中心的事实材料。许多成功的演讲证明:一件催人泪下的往事追述,常常胜过精彩的论证,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一件饱含深情地娓娓道来的事情,由于它的生动具体,不但能磁石般地吸引听众,更能长期地保存在听众的记忆中。被称为现实生活中“牧马人”的曲啸在以《人生·理想·追求》为题的演讲中,许许多多事情令人终身难忘,如被错判二十年徒刑,为了不连累妻子,劝说妻子和他离婚,“就这样我们在哭声中分手了。”又如粉碎“四人帮”后,曲啸被平反昭雪,当他听到“同志”这亲切的称呼时,这位久经折磨也未掉一滴眼泪的男子汉,此刻是“泪飞顿作倾盆雨”。事中见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2.一段精辟而深入浅出的议论。不论是何种功能、内容、类型的演讲,议论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使人信”演讲、论辩演讲、政治演讲,它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深刻的论证、严密的推理和将一个抽象而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只有做到这些,听众才能心悦诚服,懂得你所阐发的道理,相信你阐发的观点,接受你阐述的理论。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被授予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独特的“海明威式”的写作风格,也不是真诚的谦虚和谢意,而是石破天惊般的见解:“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独的生涯。”接着他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说:“作家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独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说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故弄的玄虚,可是态度鲜明而恳切,感情真挚而得体,使精辟的思想坦然地呈现于听众面前。

3.一则精炼而恰到好处的引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用,包括别人的语录、名言、诗歌和一段故事。比如著名演讲家李燕杰在《爱与美的凯歌》演讲中就有不少精彩的大段引用,有马克思对爱情的见解,马克思之女爱琳娜对她父母爱情生活的评价,有陈毅与夫人张茜、高士其与夫人金爱娣的幸福生活,还讲了文学作品《简·爱》、《青春之歌》中的爱情故事,还吟诵了《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到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诗句,最后展读一对大龄青年热恋中的书信。恰当地引用,不但有力地表现了演讲的中心,揭示了事物内在的规律,而且由于生动、具体、准确,开阔了听众的视野,丰富了听众的知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这些不断出现的引用形成了一次演讲过程中引人注目、使人兴奋的聚焦处,犹如一段风景中的若干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