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成语诗词,使辩言摇曳多姿
诚然,辩论不是作文著书,更非吟诗诵词,其语言理应注重准确鲜明而极忌书卷常见的浮华绮丽之气。从某种角度而言,辩论是一场智慧之战、逻辑之争。但是,辩论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它面对着评判团和众多的听者,单调呆板、拘谨拙讷的辩言是极难引起听众“共鸣”、博得评委好感的。就此而言,它更是一场言语技巧的搏杀。在京城的三场辩赛中,南京大学队的四位女辩手力避一般叙述语言的平铺直叙和论述语言的缺少变化之弊病,充分根据论辩内容,在力求观点鲜明,论述富有逻辑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变化多姿,而成语典故的恰切运用,古典诗词的巧妙点缀,则使得她们的辩言一波三折、摇曳多姿。在“愚公应该移山(搬家)”这场辩论中,南京大学队的杨蔚在充分论述了“愚公应该搬家”的立论后,如此说道:
综上所述,“愚公搬家”集中了中华民族务实之中求应变,应变之中求进取的科学精神。君不见,殷朝盘庚迁都,冲破阻碍,力挽狂澜,领一代风骚;君不见汉唐民族融合,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成泱泱大国;君不见,近代中华儿女,转战南北,四海为家,创万世伟业。
短短的一段话里,辩者精妙引用“力挽狂澜”、“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四海为家”、“万世伟业”等五个带有褒义色彩的“四字格成语”,不仅充分论证了“搬家”的重要作用,而且,这种结构相近,语气一致的词语置放其间,于疏散之中显出整齐,自然之中蕴含节奏,大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一种抒情达意的文学样式,诗词曲赋表意凝炼集中,抒情畅达痛快,其“音乐性”特点令人言之顺口,听之悦耳。因此,无论古今中外,它都倍受人们的“宠爱”而被广泛使用。在京城辩论赛中,南京大学队的“四朵金花”凭着良好的古诗文修养,精妙地将一些诸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天若有情天亦老”、“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等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运用到自己的辩言中且挥洒自如、流畅之至,不仅言简意赅地表达、论述了己方观点,而且使辩言颇具诗词文赋工整骈丽的韵味,显现出一种音节匀称协调而又畅达动听之美,从而“征服”了听众和评委,博得满场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