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词小用

大词小用

就是与分辩语意轻重、范围大小而遣词用语的情况恰恰相反,偏要运用一些语义分量重、语义范围大的词来表达某些细小的、次要的事情,通过词的本来意义与所述事物内涵之间的极大差异,造成一种词不符实、对比失调的关系来制造幽默的效果。

某校一次年级老师会议上,最后一个议题是决定学生春游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老师们众说不一,意见纷纭。最后,年级组长提出利用三天时间带领全年级同学同游庐山的建议,并很快达成共识。在一片笑语欢声中,某老师正色道:“组座,‘疾风知劲草,国难识忠臣’,我是坚决拥护您的,紧跟您寸步不离。头可断,血可流,到了山上也决不把您丢!”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针对一件极小的事情,和说不上是“七品芝麻官’的年级组长,竟然说出了类似“文革”中“站队”的语言,且用上了只有对领袖才用的词语,这些重大的突然“屈尊”于这轻松、随和的语境里,显得极其不协调,然而正是这种“大”与“小”、“重”与“轻”的对比失调,才创造出幽默的韵味,活跃了交际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