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 搂
2025年10月14日
钩 搂
钩搂,就像一个巨型的问号,是一种搂草打捆的用具。
昔日的曹妃甸,到处是荒滩草泊,许多的野生植物,收割期都是在秋冬季节。收割芦苇一般在入冬数九之后,水面结冰已经能承受成人站立行走了,这时芦苇叶子也基本脱落光了,更便于收割和打捆。割苇工具有两种,大面积的冰面芦苇用搓来推,土和冰掺杂的地壕里以镰刀收割。芦苇高度都在1米以上,长势好的达1.5~2米,是编房笆和打帘打箔的材料,均以芦秆的高度和粗细来决定。成片的芦苇割倒后,就要打捆运回。为了打捆方便,先民们发明这种称之为钩搂的简易工具,稍微猫下腰,一手拿着钩搂把平铺的苇草搂在一起,一手迅速接应过来,拢紧压实,形成一个大约30厘米直径的草捆,以一小缕细软的苇子拧紧当要儿,很麻利地捆扎起来。

钩搂算是世上最简单的农具之一了,源自农民长期在生产实践中的摸索。仅是一条可把粗的树枝,以火烤揻成半圆的形状,伸手挽搂地面上的苇草,既干净利索,又提高劳动效率。树枝以柳树枝条居多,柳树韧性大,火烤后易定型。这纯粹是本地域的特有器具,在古代农具农器典籍中没有,在各地的农业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中亦不曾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