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枱(读tái),为北方方言。来枱,也称打枱,是一种流行民间的土游戏,在场院里、柴禾垛旁、树林中,随便撅几根木棍、木棒,或找几段粗树枝、树根,就成了游戏工具。以桑、柳、榆、槐木为多,每根一两尺即可,是男孩子独有的娱乐玩耍方式。我们这代人,还有父辈们,都曾玩过,尤其在冬季农闲季节,稍大一些的小伙子们也常凑在一起玩乐一番。

打枱可以是两个人玩,也可以是三五个人一起玩。游戏时,找一个宽敞平整的空场,在地上画线为疆,确定放枱的位置。先用石头剪子布决定由谁开始,先打者用自己的木头打其他人的,打过线即为赢,打不过线则由下几位来打,就这样,几方轮流交替着打,直至过线,过线称为过疆,即为赢家所有。如果不以赢枱为筹码,也可以刮鼻子、弹脑门代替,这样各自的木枱不多就可以反复使用了。
打枱也是讲究技巧的,一是瞄得准,二是打得狠,三是使巧劲。光靠手臂有力量不行,用力过猛会打脱对方的木头,自己的枱距界线太近,还会给别人造成机会,用力过小就打不过线去。击打的部位也很关键,一般要瞄准枱的重心点,即打在木棒的大头或树根的根芯上,更容易带动较轻的部分一同跨过线去,所以把握触击位置、角度和用力大小都很重要。当然,自己准备玩具时,要尽量选择那些比重较重、有一定弯度、拿在手上应手的木枱,否则,太重了用起来不顺手,会是给别人家添“柴禾”。
打枱打得好,会赢回家很多木枱,恰好可以当家里冬天烧大炕或炉子的烧柴,大人们自然会很高兴。赢家心花怒放,而输者则懊恼不已,会想尽办法赢回来,“不择手段”地将自己家里或左邻右舍生火的劈柴偷偷拿几块,一旦被家长发现,少不了挨一顿打骂。
来枱游戏是讲究因地制宜的,所用的玩具虽然因陋就简,但它给孩子们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却是无穷的。小伙伴们很用心地玩上半天,拼了力了,胳膊也打肿了,晚上躺在炕上才觉出很酸很疼,甚至会影响到写字写作业,可是转天小伙伴们一招引,便又兴致勃发,一直打到天黑才肯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