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罗

面 罗

过去破米磨面全靠石碾石磨。石磨磨出来的面粗细不均,且与麸皮混杂在一起,这就需要用面罗细致地筛过之后,才能食用,做出食品来口感才香糯、松软、可口。因此,农村家庭里几乎家家都有面罗。

面罗,又称罗筛,俗称罗子或马尾(读yǐ)罗,是一种用来分离粗细面粉的工具,圆形,直径40厘米、高12厘米左右。在很早之前,罗底部是采用绫罗绸缎做成的,故而称作“罗”。旧时的冀东地区是用马尾织成罗底,以柳木板做成帮,制作和修理马尾罗的工匠叫做“张马尾罗的”。后来,面罗的罗底主要采用铁丝网、铜丝网或尼龙网制作而成。

面罗的网目有多有少,有粗有细,即目数少就粗,目数多就细。粗罗是用来筛粗粮的,如高粱米、玉米、小米等,细罗则是专门用来筛麦子粉的。过去的沿海农村多以粗粮为主,磨了面不是蒸饽饽就是贴饼子,因此最常用的面罗是粗罗。麦子种得面积小、产量也低,平时难得吃上几次白面,细罗偶尔才使用一次,左邻右舍相互借用一下就解决了。

筛罗子是一项细致活计,需要反复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甚是枯燥乏味。与之配合的架罗子的工具叫罗床,由两根方木并排,在两头钉上两个支架,罗子放在上面来回推拉筛动粮食,人就比较省力气。面罗和罗床下面,一般是以一个较大的大圆笸箩做容器。

那些筛罗的高手,往往都是家庭主妇们。她们坐得沉稳,干活有韧劲,耐得住寂寞,在娴熟而反复地推拉晃动间,打发着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