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 踏

脚 踏

所谓脚踏,是指放在炕沿下、床沿下和椅子下的矮几,用于承托双足,使之舒适。其踏板或方形或长方形,但四个底足则一律低矮。

脚踏古称脚床、踏床,又叫踏脚、踏脚板,俗称脚蹬子。它作为一种小型家具,流传有年。宋元以来,常和床榻、座椅组合使用,除蹬以上床和就座外,还有搭脚的作用。《宋史·后妃列传》载:“绍兴二十四年,进贤妃,颇恃宠骄侈。尝因盛夏,以水晶饰脚踏。帝见之,命取为枕。” 在其他典籍中,脚踏除木制之外,还以竹、玉石、玛瑙等材质为之。《鲁班经匠家镜》中,专门写了大型拔步床“前踏板五寸六分高,一尺八寸阔”,可见这种家具颇为匠人所注重。《金瓶梅》里曾出现多种多样的脚踏,如“床脚踏板”“虎皮踏”等。《红楼梦》第三回:“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

脚踏不仅是一种容足之具,有时也充当坐具。《红楼梦》第十六回写到赵嬷嬷去见贾琏、凤姐时,“平儿等早于炕沿下设一杌,又有一小脚踏,赵嬷嬷在脚踏上坐了,贾琏向桌上拣两盘肴馔与他放在杌上自吃。”可以看出,脚踏在一些非正式场合里,也是身份相对较低的人所坐的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