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炉

煤油炉

煤油炉子是以煤油为燃料的简易炊具,存在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刚刚参加工作干部教师以及住校学生必备的生活用具。

煤油炉的大小跟现在的电饭煲差不多,它由油箱、炉心、外罩等几部分组成。底部是一个圆形的油箱,通过盖子上的三个卡口将油箱封闭。油箱盖上面是炉心部分,炉心中间有双层活动的铁罩,夹着一圈放捻子的细铁管,棉线捻子穿过这些细管,下面浸在油箱里,上面露出捻头。用双层网状铁罩将这些捻子围在圈里,既可以聚热,使热量不外散,也为了通风,让火力更旺。在油箱盖与炉心之间,装有调节旋钮,可根据火力大小需要随意调节。炉心外有罩,外罩顶面有4个可以收放的小支架用来放锅。将捻子点燃,就可以烧水做饭了。

煤油炉多是燃烧煤油,也有用柴油的,但油烟比较大。用这种炉子做饭只能做简单的饭,比如煮稀饭、面条,加热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卷子、包子等。那年代,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和国营企业里一般都有食堂,但需要粮票和饭票,年轻的工作人员多住宿舍,自己配备和利用小型灶具,无非是为了改善一下单调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来生火做饭是为了省钱,节约日常开支。

从新中国初期走过来的那代人,有谁没有拥有过小小的煤油炉?伴着浓浓的煤油味,享受着清汤寡水,在清贫、艰辛而又快乐的时光中,慢慢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