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

婴儿车

每一个人的童年都值得留恋和回忆,但曾经朝夕相处的婴儿车却不在我们记忆中保存,因为那时年龄太小。

婴儿车又叫童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制作的工具车,多为竹、木所制。敦煌壁画里有很多反映古代儿童生活的场景,其中就有描绘手推童车的画面,为晚唐时期作品,这就说明早在唐朝就已有这种育儿工具。它是婴幼儿最喜爱的散步工具,生活条件好的人家用过的童车可能不止一辆,会根据宝宝的成长、使用用途,分成很多种类。但在过去,一辆童车可能会被主人视作传家之宝,一家几个孩子甚至几代人在同一辆童车里度过牙牙学语的童年。有的除了自家孩子用,还经常有亲友和邻居借用。

婴儿车为家庭实用之器,北方多以松、榆、楸等木料打造,采用四周包围设计,框架粗重,榫卯结构,既结实耐用,又不易倾倒,有的保持着木材的本色,也有的表面上漆。高和长一般在60~80厘米,宽40~50厘米,除椅背为圆木外,木材上所有的棱角都进行倒角处理,比较圆润光滑,不至于弄伤孩子的手脚。孩子坐和站地方,是约三四十厘米的空间,前面有一个小小的桌面,可供支撑双臂和摆放玩具、餐具。全车不用一根铁钉连接,底面安装4只或6只木头轮子。也有的富贵人家的婴儿车车身雕工繁复,纹饰考究,堪称豪华,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独具匠心。民国期间木质车轮改为橡胶车轮,具有减震耐磨的功效,有了现代婴儿车的雏形。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的实木童车基本淘汰了,被物美价廉的竹制车所代替,使用起来更加轻便自如。